教育部、人事部9月9日在人民大會堂集中表彰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可喜的是🤦🏽♂️,我校生命學院王武教授獲得了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出席了9月7日晚在上zmxzyy.cn劇院舉行的“老師👩🏻🦲,你我共同的名字”——2007年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受到了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同誌的親切接見並合影留念。
王武老師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教授⭕️🚵🏼♀️,在過去44年平凡而輝煌的教師生涯中😸🦔,他一直活躍在教學👮🏻、科研和農業技術推廣的第一線🤹🏿♀️,帶領廣大教師和學生深入漁村👲🏽,服務漁民😌🧑🏻🦱,解決漁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為我國水產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水產科技隊伍的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
教學上,王武老師因材施教,教學內容新穎,教學手段先進,有針對性地突出課程重點和難點。他的教學內容貼近生產實際,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每節課都有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段段生產上的經驗或教訓🧏♀️,令人難忘👮♂️。同學們都說:“王老師上課,真是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興奮,聲音宏亮,語調抑揚頓挫,語言生動🫳🏽🫏、風趣📭⛎。”王老師一直關心教學改革,他主持的“水產養殖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他主編的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點教材的《魚類增養殖學》2004年獲得上海市優秀教材三等獎🧑🚀;2006年,由他主持的《魚類增養殖學》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王武老師的淵博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源自他從青年時代就紮根基層,在生產實踐中👩🏿✈️👨🦱、在漁民群眾中汲取營養🧏🏽♂️。他曾在無錫郊區河埒鄉蹲點11年🌬,建立起我國第一個池塘養魚技術體系——太湖流域池塘養魚高產技術體系;他在上海崇明陳家鎮、新河墾區鹽堿地池塘蹲點8年,始終致力於改善鹽堿地水質,調整養殖模式,建立了一套適合崇明養殖特點的大面積高產技術,僅三年就讓崇明走上了科學養魚的軌道。
上世紀90年代起🎐,他主要從事特種水產的生物學與養殖技術研究。先後完成了“長江口中華絨螯蟹蟹苗的開發利用、河蟹育苗溫室的環境調控技術、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的提純復壯研究”、“江黃顙魚的生物學與養殖技術研究😮、產業化開發”等9個項目,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星火計劃二等獎、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農業科教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為解決人民的“吃魚難”和建立養殖水質控製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做出了貢獻🧔🏻。
2005年🈁🍐,王武老師毅然接受農業部的聘任,擔任全國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的首席專家👰🏽,負責全國重點漁業示範縣的組織管理和技術督導工作,2007年該工程已發展到全國14個省、18個漁業重點縣。兩年多來,他以滿腔熱情、高度的責任感為漁區養殖示範戶開展技術培訓,提出合理化建議,督促檢查實施情況🚣🏼,使漁業科技示範縣的科技入戶工作名列前茅✔️,得到了農業部的好評💇🏼,並連續兩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他的事跡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農民日報》等多家媒體上廣泛報道🙆♀️。
王武老師對學生有著慈父般的深情,他總說🖲:“每個學生都是他的孩子。” 他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夥伴、孩子。他“求真務實、能說會幹”的風格感染、鼓舞著一大批學生,如今他的學生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成長🙉🖇。在他的眼裏,老師是一種責任,而不是一種權力。王武老師被大家稱為“大師”🏊🏿♂️,因為他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宏厚的知識力量🧝🧤,桃李滿天下🎰;王武老師更胸懷“大愛”,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科專業,熱愛所有的學生🏥🙆🏽♀️。
我們身邊有著許多像王武老師一樣的優秀教師,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集中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希望全體教職工以全國優秀教師等先進人物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忠誠人民教育事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牢記使命🫀,愛崗敬業,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努力成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