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這是實現中國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學校深刻認識到深化綜合改革是破解學校事業發展深層矛盾與瓶頸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加快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重大機遇。2015年3月以來🫴,學校按照上海市教委的有關部署和要求🙇🏽♀️,啟動了《意昂3深化綜合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編製工作。在上海市教委的精心指導下,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學院齊心協力、緊密配合🧑🏻🦽➡️,《改革方案》編製工作進展順利,並於7月27日經黨委常委會審議👨🦽➡️,形成了《意昂3深化綜合改革(送審稿)》🧜🏿♂️。現將《改革方案》編製有關情況簡要說明如下🤽🏼♂️。
一、《改革方案》編製過程
學校認真學習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4-2020)》、《上海市屬公辦高等學校深化綜合改革指導意見》🧔🏿♀️,把編製綜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規劃作為“一體兩翼”,共同落實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設定的目標任務。“十三五”規劃重在對學校發展圖景的描繪📼、發展目標的設定及整體事業的規劃;綜合改革方案重在以製度綜合改革創新的方式,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集中攻堅👰🏼♂️,對深層次的難點與瓶頸製約進行重點突破,努力促進以點帶面🚋、以點促面🤽🏻♀️、以點引領。
(一)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為加強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推進深化綜合改革工作,3月👆🏼,學校成立深化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副職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討論改革設計🧑🏻💻,把握改革方向和總體進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六個工作組,由分管校領導牽頭🥞,分別圍繞“改革的總體思路、保障措施”、“完善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𓀂、“完善立德樹人和全員育人系統設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改革科研管理機製,提升知識創新與服務能力”、“深化人事製度改革🤟🏿,激發教師隊伍活力”✍🏻、“推進資源配置機製改革,增強學校辦學實力”等版塊,組織交流、深入研究👰🏽🌳,商討初步改革舉措🧞♂️。各工作組結合綜改內容🧔🏽♀️,定期收集👄、整理、傳達國家和上海市的最新政策、專家觀點,指導方案編製,召開工作交流會🌪,通報推進情況😓。
(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學校《改革方案》編製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前期進行廣泛征求意見,在校內形成共識,讓綜合改革方案編製的過程成為形成正確導向、激發改革動力與活力的過程,成為集聚力量、匯集智慧、破解學校深層次發展瓶頸的過程。4-5月🐜,各學院、部門分別通過一定形式征集了對學校綜合改革的建議🦍,在此基礎上🙇🏽♂️💊,校綜改領導小組通過調研形式,分別聽取學院院長🦻🏽🏌🏻、書記、職能部門負責人的建議意見,並集中召開了三次校級層面推進會議,分別由校領導解讀上級指導意見並提出改革頂層目標、職能部門交流綜合改革設想、各學院交流綜合改革設想🔨,整理形成《改革方案》建議交流匯編🚡、《改革方案》框架、各工作小組推進階段指導意見等材料👩🏻🦽,保障工作推進的民主性、系統性🧘🏿♂️、整體性。
(三)梳理問題⛏🐝,明確方向。學校《改革方案》編製緊緊立足問題導向,從深刻分析學校改革發展現狀做起,在此基礎上剖析了進一步推進改革、實現新一輪發展遇到的瓶頸特別是體製機製問題🧑🏻🎤。在前期調研、意見征集基礎上,緊密結合“十二五”規劃總結工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方案”、市委對我校巡視工作整改方案、校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整改方案等內容,梳理了製約學校發展四大方面瓶頸問題,以此為出發點,研究提出,學校深化綜改工作要著重體現“深化”和“綜合”兩大要素,尋找合適的體製、機製改革作為切入點,堅持聚焦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體製保障上🙌🏽,著重結合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和研究:圍繞學校“三局同布”,傳統的學科優勢如何鞏固和擴大的體製保障✯;新興的海洋學科如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體製保障🏃♂️➡️🎉;支撐學科如何保持和擴大特色、優勢的體製保障;高質量、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體製保障。機製支撐上,著重圍繞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和研究:人事管理和分配製度改革的機製支撐🤦🏼♂️;各類平臺、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的機製支撐;學校現代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優化改革的機製支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和政策機製支撐🕘。
(四)聚焦重點,系統推進。《改革方案》初步匯總後,校領導班子組織召開了兩次專題討論會🔜,對方案初稿進行充分討論,進一步明確了學校《改革方案》的編製,要堅持穩定基本面📱、突出創新點𓀃、理順交叉線的原則。結合6月5日市教委專家咨詢反饋意見及6月10日市教委下發的推進綜改方案編製通知內容,會議聚焦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討論,即:以學科、專業、學位、平臺一體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努力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功能的一體化體系建設與發展☂️;以資源配置為手段,優化政策資源、人力資源、財力和物力資源的配置🦹🏻♂️,努力形成各類教育主體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改革的製度體系🛌🏽🪽;以大學章程落實為引領,推進現代大學內部運行體系的再構建🧑🏻🏫,努力構建依法治校🤦🏽♂️、民主公開、規範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和事務服務體系🏊。通過學校領導班子層面充分研究討論💊,就學校重點改革任務與事項達成了共識🏄🏼,完善了方案內容🩻。
學校《改革方案》於7月底前,報市教育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下一步學校各職能部門將分別組織製定《改革方案》的實施細則,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按照市教委“邊製訂🚾、邊實施”的要求🚵♂️,對於時機和條件成熟的改革任務,抓緊啟動推進,通過綜合的思路推進專項改革,在改革中凝心聚力、推動發展。同時,依托校內平臺🙇🏻👩🏿🔧,積極宣傳綜合改革👳🏻♂️,營造良好改革氛圍🦸🏼♂️,形成改革合力📫。
二、《改革方案》主要內容
《改革方案》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基礎分析。包括學校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發展瓶頸🤾🏼♂️。
學校正處於改革攻堅🪂、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正面臨著由傳統水產大學向新型海洋大學的格局形成轉型,面臨著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高的發展方式轉型🦸🏻,面臨著布局結構與資源配置優化均衡的新要求,面臨著學校治理系統和治理能力完善提高的新課題🏄🏻♂️🪶。自身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瓶頸問題需要突破⚪️,在人才培養🤹🏻♂️、內部綜合改革✌🏻🧑🏼💼、經費資源、學科建設🌷、科研水平🗣🧯、國際化等方面仍有待提高,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支撐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的師資隊伍尚未形成,適應國家戰略和上海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完善👨🏽🏫,聚焦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的學科布局調整與優化仍需推進,提升學校科學治理能力的體製與機製亟需建立。
第二部分👳🏻♂️,總體思路🚂📳。包括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明確提出學校深化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提升學校治理水平👩🏽🚒,完善學校治理體系,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校實際的現代大學製度。根據這一總題目標,分解為三大製度體系🖌,包括製度的主體框架🗄、核心內容和關鍵支撐三個部分。同時👩🏿🦱,提出“四個結合”的改革基本原則🧚🏿♀️,即堅持立足現實和面向未來相結合,堅持整體謀劃和分步推進相結合,堅持責任和權利相結合🥓☂️,堅持個人發展和學校發展相結合。
第三部分,重點任務。包括七個方面、34條改革舉措👳🏼♂️。
一是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加快現代大學製度建設。提出著力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度🪵,建立體系科學完備🛐、決策多元參與👩🏻🦱、運行規範有序的校內治理體系。主要改革舉措包括6項: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推進落實黨的建設製度改革🌓;健全依法辦學自主管理的製度體系📱;深化二級管理🧑🏽🦰;完善教授治學製度;完善學校內控和外部監督機製。
二是完善立德樹人、全員育人工作系統設計👨🏼💼🐹。提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營造全員育人氛圍。主要改革舉措包括5項🥅:明晰育人權責,完善全校育人機製🤸🏿;明確雙重任務🅱️,構建校院兩級分層管理機製;落實資源保障,形成項目任務牽引的協同育人機製;註重培養發展,建立全方位專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機製;體現時代特征🦃,完善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內容建設。
三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著力加強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製建設🚞,調整拓展專業和學位點結構布局,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主要改革舉措包括5項:建立專業和學位點動態調整機製🧐;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𓀃;改革完善教師教學考核評價激勵機製𓀋;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推進繼續教育轉型發展。
四是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學校影響力與競爭力🫵🏿。提出探索部市共建學校的新模式,提升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增強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拓展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改革舉措包括5項:探索部市共建合作機製💁🏽♀️;探索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帶國家的科教合作機製👮♂️;促進與社會聯動發展🙍♀️;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拓展中外合作辦學模式◼️。
五是深化科研機製改革,提升知識創新與知識服務能力🐕🦺。提出探索多學科間和學科與產業協同發展的管理模式,建立以任務為牽引的新型科研組織,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和第三方評價製度🧑🏼🎤,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改革舉措包括4項🦘🧃:構建創新型學科協同發展管理模式🧖🏼♀️;完善科研運行管理保障製度;建立健全科研績效評價體系;改革職務科技成果管理製度。
六是深化人事製度改革🐩,激發教職員工隊伍活力⚡️。提出強化人才強校主戰略,以師德建設為靈魂🪒,以教師能力建設為核心🧓🏼,著重建立崗位人事管理新機製,營造師資隊伍建設新環境,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人事配套支撐和保障💙。主要改革舉措包括5項🥷🏿:創設機製🙎🏽🪪,全力打造核心師資隊伍🫶;健全學校統籌編製規劃,學院科學設置崗位🛌,校院兩級職責明晰的師資隊伍規模調控機製;完善教師分類管理體系,形成推動崗位、聘用、考核、競聘有機運轉的聘任晉升新機製🚣🏽♂️;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建立任務績效二級撥款模式🚡,形成分配激勵新機製🤛🏻;推進教育職員製改革🔄,建立以職員職級為核心的職業發展新機製✨🤙🏽。
七是推進資源配置與保障體製機製改革,增強辦學實力👩❤️👩。提出拓寬多元化籌資渠道,激發二級學院籌資潛能🫲🏿,建立預算向教學🩵🧑🏻🦽、學科、人才隊伍建設傾斜的分配製度♖,加強校內二級財務監督管理⏰,建立公共資源分配製度和二級學院成本分擔製度,健全後勤社會化服務體系。主要改革舉措包括4項🩸:建立健全多元籌措辦學經費來源的機製;完善校內預算分配製度,強化校內二級財務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校內公用資源配置管理及成本分擔製度;建立健全新形勢下的後勤保障體系🐪,完善後勤社會化服務模式。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從加強黨委領導✧♈️、體現各方聯動、爭取外部支持三個方面🙋🏽♂️,為深化綜合改革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