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始終踐行“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核心教育理念🔦🦸🏻♂️,努力讓每一位學生於在校期間受到更好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對地球環境、生物資源和人類社會有深度詮釋能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按照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開設豐富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015學年學校共計開出1703門課程(4127門次)。由正教授主講的課程為467門次,比上一學年增加25.9%👩🏼🚒。課堂教學以中小規模為主,班額在60人以下的課堂占65.7%👨🏽🍳。全學年開出新課240門、360門次🔝🚵🏻♀️,拓展課堂教學模式,開發研討性課程10門,高等數學試行翻轉課堂🙅🏿♀️,思政課實行“在線學習+集中輔導”的混合式教學。
2.實踐環節
學校堅持特色辦學😞🕡,加強理論實踐相結合🥳,踐行“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015學年,獨立開設的實驗課數量不斷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比例持續提升🧑🦰。全年共計開出實驗課程450門、813門次、實驗項目2492個🍖,其中綜合性實驗項目和設計性實驗項目比例超過55%。依托實習基地建設🧝,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充分利用企業、行業資源,使教學過程與實習實踐緊密對接,形成政產學研協同一體的教育教學管理新機製👯,支撐復合應用型卓越人才培養。今年以來,校外實習基地總數由上年的178個增至202個🤔,正在建設的工程實訓中心和食品加工實訓中心也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工程訓練教學資源🤑。
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是對學生科學研究基本功的綜合訓練,學校從導師遴選、課題選擇🏖、論文審核等關鍵環節,切實保障學生畢業論文質量⏪🚇。2016屆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導師共計620名🧑🏿💻,其中58.4%具有高級職稱。按照“一人一題”的選題要求,嚴格控製選題質量。加強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對2016屆本科畢業論文實行100%學術檢測,提高學術誠信,保障畢業論文的原創性🙎🏿♂️。
體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體魄是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礎。學校以體育課程教學為基礎🫲,以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為抓手,夯實學生體質健康的基礎👱🏿。圍繞“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校級田徑運動會和水上運動會。訓練和培養高水平運動隊☂️🤹🏿♂️,參加全國各類體育競賽。近年來🤸🏽♂️🖌,學校增設遊泳救生、皮劃艇、海島攀巖等體育課程教學項目👩🏼🏭🦹🏼,組建市級水上運動高水平運動隊並成立龍舟器材研發中心和標準認證中心,舉辦校級水上運動會👩🏻🍼、水上定向邀請賽等活動,營造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
(1)創新創業與學科競賽
學校按照“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要求,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培養具有紮實基礎知識、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人才。加強製度建設👩🏻,研究製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學分認定辦法,規範科學管理🕓,提升學生積極性。投入經費保障🖐🏻,設立科技創新與學科競賽專項經費🅾️,用於創新創業活動項目、競賽及論壇活動。強化師資引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一流實驗室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
2015年🏇🏿,學校建設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項目257個💢,其中國家級55個、市級170個、校級32個🏧,投入科技創新與學科競賽專項經費80余萬元🤦🏿。學生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150多個,其中包括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上海市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一等獎和上圖杯上海市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大賽一等獎等獎項🧑🎓。2016年🚶♂️,學校入選上zmxzyy.cn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示範校培育單位🌂。
(2)主題教育活動
(3)社會實踐活動
發揮實踐育人作用,提升學生社會化技能、專業知識興趣和服務社會能力📃。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校級團隊共計396支,直接參與項目學生3600余名。其中國家重點團隊1支,市級重點團隊24支🙆🏽♀️。其中“關於上海自貿區進口商品直銷模式現狀調查”項目榮獲“知行杯”社會實踐大賽二等獎,2項榮獲“知行杯”三等獎。6人榮獲社會實踐個人榮譽,學校再獲最佳優秀組織獎。
(4)校園文化活動
結合易班、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發展海洋文化藝術教育。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平臺,邀請高水準藝術團體為廣大師生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依托“文化藝術節”🏚、“科技節”、“社團文化節”等三大節日,加強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培養👩👩👦,開展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