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著力推進一流與高原學科建設。
在2017年水產學科成功入選“雙一流”學科的基礎上🙍🏼♀️,根據教委指導意見,協同相關部門和學院,組織起草了《意昂3一流學科建設推進方案》👉🤬、《海洋高原學科建設任務申報書》(第二階段)及《食品科學與工程高原學科建設任務申報書》(第二階段),從而與規劃處牽頭起草的《意昂3高水平特色 大學建設方案》一起形成了1+1+2的建設方案👨🏻🍼。2018年1月11日,該方案成功通過由上海市教委組織,在軍工路校區進行的專家評審與答辯。並於2018年2月23日通過了上海市財政的預算評審。獲得了上海地方高水大學建設專項資金的支持。
在前期的豐厚積累基礎上,經努力推進,學科建設成果開始初步顯現。就水產一流學科而言,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方向上高水平論文🧮、專利、新品種等重要產出指標已達到或超過預設目標。二是學科人才引進取得較好進展👩🏿🎓👩🏻🎨。三是四是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序進行🤦🏼♂️。已完成《東南亞海水魚類繁殖與養殖國際合作》項目,正在實施國際化專業建設項目,推進專業課程國際化教學團隊建設工作😄。
高原學科建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海洋學科建設已發表SCI論文20篇,其中Nature 子刊論文2篇🚵🏼,ESI1篇,一區文章12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已發表或已錄用SCI論文近40篇,其中IF>5的SCI論文近10篇🈁🐜。
第二,努力推進校高峰高原學科特色化工作👩🚒。
漁業信息與工程、漁業經濟與管理、海洋漁業法律與政策等方向正在結合一流學科建設逐步推進特色化工作。外語學科啟動了語料庫應用研究中心與上海海洋戰略輿情研究中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科已經起草建設規劃🤟🏽,正在討論過程中。通過製訂與執行《意昂3人文社會科學特色化專題系列講座推進方案》,逐步推進特色化系列講座🦏。
第三,調整相關政策,促進學科高質量發展💇🏽。
結合目標責任製、“任務+績效”二級撥款製度改革,適當調整了相關政策,以激勵建設高水學科團隊🤰🏽,獲取高級別項目👰🏿♂️,產出高水平論文🫴🏼、發明專利及高質量決策咨詢成果🏌️♀️,從而推進農業科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學科ESI排名進一步提升和學校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第四,完善實驗室與科研平臺管理製度,積極推進學科平臺建設👩🏽🏫。
頒布了《意昂3科技平臺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滬海洋科[2018]1號文),起草了《意昂3校外合作共建科教基地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更好地做好各級🍃、各類科技平臺的建設和管理。啟動了科技部海洋生物科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平臺的驗收工作🧅。與海洋學院協同加強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多次協調舟山分中心建設工作。推進了學校與南方科大、彩虹魚公司等簽訂了三方合作框架協議👩🦼,支持深淵中心建設,正在協協同推進深淵中心提出9-10月份航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