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申報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項目公示如下:
項目名稱🪝🫚:水汽和雲輻射反饋對海表強迫的響應及其對全球平均表面增暖的影響
項目簡介🛴:
21世紀全球平均表面溫度確切升高幾度,是氣候變化中極其重要也備受公眾矚目的問題。隨著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水汽的增加會顯著加劇全球變暖程度👩👩👧👧,而雲輻射效應的復雜性引起表面升溫預測在氣候模式間的差異。以往國內外研究多圍繞全球平均大氣變化和雲物理過程展開,未能從根本上約束雲輻射反饋的不確定性。針對這個問題,本項目試圖采用新的思路在海-氣動力學對氣候反饋貢獻方面有所突破𓀆😛。
已經證實氣候預估中海表溫度的區域變化通過大氣環流來調整降水分布,並蘊含著豐富的不確定性,本項目基於氣候模式診斷其對水汽和雲空間分布變化的影響,進一步評估它們對全球平均氣候反饋和海表升溫預測多樣性的貢獻✋🏿。最終通過探討海表溫度全球平均與區域變化的相互關系,利用年際變化的觀測約束全球表面升溫預測中的不確定性。
研究成果中2篇學術論文均於2018年發表在國際頂級SCI期刊中,堪稱氣候變化熱帶動力學領域的系列重大成果。期刊分別是《自然》子刊《自然地學》(Nature Geoscience)和《地球與行星科學年度綜述》(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2018年💅,項目負責人馬建因為這些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地學》雜誌舉辦的“地學故事”競賽(Geostory Competition)中獲獎,是全球10位獲獎者中唯一一位中國人(包括華人)。
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簡介💧:
馬建,男,美國夏威夷大學氣象學博士💪🏿,意昂3特聘教授,Geoscience Letters編委👨🔧。從事氣候變化動力學與海洋-大氣相互作用領域研究,包括動力學與熱力學機製及如何利用觀測減小氣候預測不確定性。主要的學術成果為❤️🔥:(1)發現全球變暖中大氣環流減弱的動力學機製並建立診斷框架,已被用於季風變化等🧛🏿♂️;(2)論證海表溫變形態對區域降水有決定性影響⛹🏽♂️,是氣候變化預測中不確定性的重大來源;(3)指出無論Walker環流是否減弱,熱帶平均表面風速無顯著變化,海表溫度形態抵消風速減弱趨勢。在SCI雜誌上發表論文27篇(第一作者11篇),被他引1600余次,H指數高達13。承擔研究生雙語課程《大氣海洋動力學》,課程極富特色、涵蓋面廣👃🏿、深入淺出、廣受歡迎。2018年,馬建在《自然》子刊《自然地學》雜誌創刊十周年的“地學故事”競賽中獲獎,是全球10位獲獎者中唯一一位中國人(包括華人)🪦,並受邀在國際頂級年刊《地球與行星科學年度綜述》發表特約綜述文章,堪稱氣候變化熱帶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系列重大成果☹️。
公示期為2018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提出。聯系人🧛🏿♀️:周婷婷🫠,聯系電話:021-61900066🚣🏻。
意昂3
201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