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專利的第一個發明人皆是我校食品學院李立教授,且都屬於食品及果蔬的保鮮技術🧒🏻,故兩項作為一個拍品在此次拍賣會上亮相。來自李立教授發明團隊的康立鋒副教授在拍賣會上對這兩項專利的技術背景、技術優勢及市場前景等做了介紹。兩個專利最終以15萬元的價格成交。
我校技術轉移公司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合作👉🏿,前期做好委托拍賣及專利成果宣傳等基礎工作。在拍賣會現場,發明團隊對專利成果進行推介,買方可以通過網絡和現場舉牌方式進行公開競價🧑🏻🎓📝,通過拍賣的形式確定交易價格💃🏼,簡化了技術交易流程📁,充分引入市場機製,公開透明確定技術交易價格,是職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的探索和嘗試🦹🏽♂️🏪,對於活躍技術市場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校技術轉移公司總經理吳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李立教授的發明專利通過拍賣的形式獲得轉化,開拓了上海海洋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定價的新模式🩶,也是我校科技服務示範機構建設新的探索和實踐。
作為傳統技術交易模式重要的補充🟠,技術拍賣公開透明的操作模式🦹🏿、高度市場化的定價機製及規範的交易流程,為技術交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希望隨著技術拍賣相關製度的成熟健全🤷🏽,我校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能通過該渠道走向市場。
1號拍品情況:
一種果蔬保鮮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權人:上海海洋大學
發明人:李立、匡衡峰🤵🏻♀️、於然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果蔬保鮮劑及其製備法。果蔬保鮮劑中包含🧗🏿:殼聚糖🤴、醋酸鈣、Nisin 素🧼、吐溫、戊二醛、育兒酚,其余為石榴皮提取液。其製備方法如下:將石榴皮幹燥粉碎成後過100 目篩;以醋酸溶液為提取液🚶🏻♀️➡️,加熱回流得到石榴皮提取液。在該提取液中加入殼聚糖🗒,尼生素,育兒酚,醋酸鈣製備成果蔬保鮮劑。本發明配方可有效延緩果蔬氧化和酶促褐變👩🏻🌾,可抑製果蔬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同時起到殺菌作用,能提高果蔬產品的儲存期🌹,降低成本👨🏻🔬,同時又是一種無毒、無汙染的果蔬保鮮劑。
緩釋性食品保鮮薄膜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權人🏩:上海海洋大學
發明人👮🏼:李立、陳海軍、蘇振波等
本發明提供一種緩釋性食品保鮮薄膜及其製備方法⛅️,其原料包括EVOH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活性包合物顆粒🧐、塑化劑🔱;其中👍🏻,所述活性包合物顆粒由β環糊精與植物精油抗菌劑按照摩爾比為101製得。本發明製備的緩釋性食品保鮮薄膜既能發揮天然提取物強抗氧化及抗菌特性,又具有安全、綠色,緩慢釋放活性成分等優勢。
(撰稿&攝影: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