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一直以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學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在學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製度建設為立足點👮🏼♂️💆🏻,以強化管理為突破口🫚,以加強正面教育為平臺”的指導思想,堅持管理與教育相結合,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關學風建設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全校師生對高校學風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為學校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和誠信的科研氛圍,學校學風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一🪬🧚🏿、建立學風建設長效機製,健全學風組織機構
為了更好地加強學風建設工作💂🏿,健全學風建設體製,公平公正的處理學術不端行為,我校學風建設工作采用多職能部門協同工作的模式🕵🏻♀️,特設有學生建設領導小組🏌🏿♂️,並以校辦🧘🏿♀️、宣傳部👠、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學生處(團委)🙋🏻、研究生部為主,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及各學院積極配合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學風建設的工作任務。同時,按照學風建設工作對象的不同🧚🏿♀️,構建了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個相對獨立🫷🏼、相互聯系的工作系統,在學風建設方面。
二、積極開展學風建設學習、宣講教育活動
1🕥、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繼續推進2018級學生晚自習製度🙎♀️🦴,逐步形成有安排、有考勤、有考核的晚自習長效機製🖇;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定期組織校院兩級召開學風建設專題推進會、學風主題班會等。在全校開展“優良學風💇♀️🚾,你我共建”主題團日活動。活動覆蓋面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本科班級🚭、團支部參加🛏🏐。各學院結合學院特色開展學生養成教育。
註重骨幹隊伍學風引領。基於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梳理提煉,引導學生組織在學校事務中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主體作用🧑🏿🎓,開展學生骨幹學風情況調研⛹🏻♂️,學生骨幹平均績點為3.1,獎學金獲得率為52.67%🤾🏼♂️🧎🏻➡️。強化學生骨幹的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充分發揮學生正能量的引導力和影響力🚵🏻♀️。2018-2019學年🤩,年度共評審校優秀畢業生279人、推薦獲得市級優秀畢業生132人👷🏿🤦♂️。
2.身邊的榜樣優秀學子展示🦣。結合“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系列報到👨🎤,弘揚優秀事跡,引領學風建設🧹,通過校園網、易班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奮鬥青春最美麗”系列報道🙎🏼,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間累計上線18篇報道🍔,突出展示一批學習成績優異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共展示了10個學院💂、18名同學,為全校同學樹立了先鋒榜樣🤵🏼♂️✬。
3.加強學生管理服務宣傳教育👲🏽🧑🏿🔬。結合2018、2019版《學生管理服務手冊》內容製作《學生事務百寶箱》🏗,將學生關心、關註的問題流程化🔟🫴🏻、直接化,用最短的時間為學生高效解讀《學生管理服務手冊》;面向全體新生開展《學生管理服務手冊》內容培訓,讓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權力和義務👩💼。以形勢政策🗼、專題教育🫰🏼、活動實踐等形勢積極開展誠信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等;加強考風考紀🧑🏻🎤,誠信考試,於教學樓各個門廳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製作宣傳教育展板🚵🏿♀️,加強考風考紀宣傳教育,更好的防患於未然,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4.加強對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幫扶學業困難少數民族學生⬆️,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學業輔導工作,緊抓學風教育建設🤦🏻。每周開展4次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專題輔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學生學業幫扶🧑🏻🔬,一年來累計開展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10次,平均每月一次。通過學業輔導員、座談會🧑🏽🦰👨🏻🦲、一對一交談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業輔導。每月定期上報少數民族學生思想動態,並開展少數民族工作交流討論會🤷🏻♀️,將各學院在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討論,穩中求進,以學風建設為契機🤙🏼,強化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5.百年zmxzyy.cn育英才⭕️,樂學勤勉創新風。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間,校學生會積極加強校園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開展學生骨幹爭坐前三排, 明德學伴學風建設活動兩屆,累計打卡 21582 次。鼓勵本科生走進實驗室,進行學術研究,激發科研興趣。累計發出尊師重教👨❤️💋👨、學習雷鋒精神、 爭坐前三排、國家憲法日、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倡議書 5 篇♖。
開展第三屆意昂3“海馬英才計劃”,不斷提升“雙一流”背景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學生骨幹的綜合素質。共招募學員25名👡📰,通過黨性教育、理論學習、工作技能😮💨、交流研討🧎🏻♂️🫥、實踐調研等課程(共計48學時),著力培養一批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黨性教育與實踐調研方面實現與黨校學分互認💩。通過成立臨時團支部、引入觀察員等多種方式實現班級管理,促進學員培養。
三、學風建設工作總結與展望
學風建設問題不僅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而且更深刻地影響著學生今後的進步和學校未來的發展。同時,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系統內外各種要素相互作用的長期積澱,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堅持內外兼治🧙🌚、綜合治理、持之以恒的建設原則,學風才能呈現出新的面貌🧑💼。學校將繼續在思考如何建立長效機製,保證我校學風建設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