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海洋人〔2013〕4號 2013年3月15日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度的改革,探索二級管理體製下的職務晉升聘任工作🌼,規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流程和管理職責,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提高💲,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人才建設工作實際情況🧎♂️➡️✳️,特製定我校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和崗位聘任工作實施辦法。
一🍗、基本原則
1.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人事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人事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和實施意見,根據《高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等有關文件精神,規範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
2.以專業和學科建設為出發點,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質量為目標,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進行用人製度改革。逐步形成能上能下🔇、人盡其才、充滿活力的用人機製🚅,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崗位聘任意識和履行崗位職責的意識𓀘。
3.科學合理設置各級各類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和組織評聘工作🙅♀️,在評聘過程中,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規範評聘程序和管理機構的職能,嚴格考核程序。
4.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文件精神🐀,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在同等條件下,凡獲得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獎勵👳🏽♂️,或在學校以上組織的各類教學教育評獎中獲得獎勵稱號的教師,以及在學校其他各項工作獲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可優先晉升聘任👨👩👧👦。
二、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一)學校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學校成立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同時成立資格審查組、思想品德考察組6️⃣、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𓀀、學術與技術能力學科評議組、答辯評議組等聘任組織。
1.資格審查組:按照《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所確定的基本任職條件⛰,對申報人員的任職資格進行審查和對申報材料進行核實。資格審查組成員由人事處🧍🏻、教務處👆🏻、研究生部、科技處的有關人員組成✊🏻。其中人事處負責實際任職年限、各種資格證書的審核;教務處和研究生部分別負責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業績的審核(含教學質量評價);科技處負責科研業績的審核(含科研項目情況)♨️。
2.思想品德考察組(可授權部門分黨委實施)💆♂️🧗🏼♀️:負責對申報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進行考察,確定審核意見,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
3.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按照《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提出的要求和《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中對教育教學能力考評的若幹規定》(教務處另行製訂)對申報人員的教育教學能力及工作實績進行考察評議。具體工作由教務處組織實施🧎🏻🏋🏼♀️,可在教務處指導下授權各學院、部門實施。
4.學術與技術能力學科評議組:學術評議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可采用集中評議或外審等形式🤷🏽♂️。具體工作由人事處組織實施,中級及以下人員可授權學院(部門)實施。
5.答辯評議組🦸♂️:負責對申報人員進行學術答辯,由學校聘請校內外專家組成(可授權學院實施)。
6.校聘任委員會:學校成立由校領導、人事處、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部負責人及教授代表組成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簡稱“校聘委會”),校長任主任(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按崗位設置人員自然更替),負責對已經通過各環節的申報人員進行資料審查和評議、審核學院推薦(含教研室、團隊負責人意見)意見等↕️,確定擬聘人選,由校長聘任,具體由《意昂3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工作規程(試行)》規定🫄🏼。
(二)學院(部門)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各學院(部門)成立聘任(推薦)小組及成立相應聘任組織👩🏼🎨。
1.學院(部門)思想品德考察小組:各學院(部門)成立由分黨委書記(或總支書記)為組長的思想品德考察小組🦕🤰🏼,負責對本單位申報人員進行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考察工作,提出考察意見。
2.學院(部門)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小組:各學院(部門)成立由院長或分管教學副院長(負責人)為組長的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小組,負責在教務處指導下對申報人員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評議👮🏽♂️,提出考察意見👨🏽🚀。
3.學院學術答辯評議組:(1)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組長🤹♂️;(2)組員由學院學術委員會或教學工作委員會等專家組成,必要時可邀請校內外其他專家參加🏆;(3)該組聽取申報人員的述職或答辯🐛🧙🏻♂️,負責對申報中級及以下專業技術職務的材料進行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
4.學院(部門)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小組:各學院(部門)要由院長為組長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小組負責本學院(部門)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對應聘本部門高級職務崗位的人員在綜合其學術技術能力評議意見及在學院工作貢獻的基礎上🍺,對照學院崗位聘任條件和核定的高級崗位數,提出推薦聘任排序意見。對中初級崗位,針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向院長(或部門負責人)提出聘任意見,報校聘委會審定。申報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由學校專門組織負責推薦🧑🏻🌾。
學院各聘任工作組織由學院根據自身規模組建,人數一般為7-11人🤒,聯系各學院的校領導參加各學院聘任小組🕵🏿♀️。考察👩🏼💻🤽🏽♂️、評議組及聘任小組對應聘人員的考察、評議或擬聘人選的推薦,均以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投票不可事先預投票、委托他人代投票或事後補投票,投票結果分為同意⏸、不同意和棄權。考察組🧛🏼♀️、評議組和聘任小組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出席,應聘人員獲全體考察、評議組或聘任小組應到會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票🍓,即為通過有效🛎。考察、評議組或聘任小組成員在考察、評議或聘任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時,應予回避👩🏻🏫。
各學院分黨委紀檢委員列席學院聘任小組會議💇🏻♂️。
三👩🦽➡️、工作範圍
1.本辦法適用於學校已設立的高校教師👨❤️💋👨、科學研究(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實驗技術等系列的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的聘任🦸🏼♂️。
2.其他系列晉升聘任工作采取考試或社會評審的方法進行🧑🏼🦱,通過相關考試或評審取得任職資格的人員,在同時具備學校規定的設崗和崗位要求後進行聘任。
須參加考試取得資格後進行聘任的系列有:
(1)衛生系列的中初級(主治醫師🧙🏿、主管護師、醫師、護師、醫士、護士等)
(2)圖書資料系列的中初級(館員、助理館員)
(3)檔案系列的中初級(館員🩷、助理館員)
(4)經濟系列的中初級(經濟師、助理經濟師👩🏿🦲、經濟員)
(5)會計系列的中初級(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會計員)
須通過社會評審取得任職資格或達到相應學術能力後進行聘任的系列有:
(1)衛生系列的高級職務
(2)圖書資料系列的高級職務
(3)檔案系列的高級職務
(4)經濟、會計系列的高級職務
(5)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系列的高級職務
(6)高教研究系列的高級職務
3.凡校內外在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滿足條件的教師和其他系列技術職務的工作人員🥥,可以應聘本校的相關專業技術職務崗位。
四🛬、專業技術崗位申報的基本條件
(一)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及各項集體和公益活動🧑🏼🦱。
2.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恪守學術規範🚴🏻♀️👩🏼⚕️,遵守學校的規章製度🫃🏿,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中,能全面地、熟練地💅、認真地履行現任職務職責🤸🏿♂️,主動積極承擔和完成學生教育工作,自覺維護學校聲譽♠︎,成績顯著。
3.遵守法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風端正🗺。
(二)身體條件要求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三)學歷要求
1.除從事公共課、基礎課(具體範圍另行公布),以及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外🦻🏻👨🏼🔧,凡1958年1月1日—1962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教授崗位🧑🏻🦳,應具備碩士以上學位;凡196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教授崗位🐭,應具備博士學位🥜;凡196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副教授崗位,應具備碩士學位。從事成果轉化和農業推廣類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2.博士點學科人員:35周歲以下申請晉升副教授應具備博士學位。
3.其他系列任職學歷學位原則上參照上述要求執行(以相關機構接受學術評議的要求為準)☣️。
(四)任職資歷要求
1.教授:具備博士學位,並實際擔任5年(滿60個月,以下類推)以上副教授職務🚣🏽;具備碩士學位,並實際擔任8年以上副教授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實際擔任9年以上副教授職務🫱;獲得學士學位或者本科學歷👨👨👧,並實際擔任11年以上副教授職務。
其他系列聘任正高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副教授:具備博士學位📡,並實際擔任2年以上講師職務♙;具備碩士學位,並實際擔任5年以上講師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實際擔任7年以上講師職務🤽♂️;具備學士學位,並實際擔任8年以上講師職務📙;博士後出站人員在站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時間可視同於擔任講師職務的年限。
其他系列聘任副高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3.講師🤸🏻:具備博士學位🩶;具備碩士學位🛺,並實際擔任2年以上助教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實際擔任3年以上助教職務❔👨🏼💻;具備學士學位🐾👱♂️,實際擔任5年以上助教職務,並學習過碩士研究生主要學位課程🉐,考試成績良好。
(1)自然科學研究✌🏿🥣、兼職高教研究🌌、專職學生思政教育🚴♀️、出版(編輯)、衛生系列聘任中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工程、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系列相應學歷任職時間符合上述要求外,大學專科畢業的🤎,實際擔任助理級職務7年以上可聘中級職務🖖🏽🪿。其中實驗系列中專(高中)畢業,實際擔任助理級職務8年以上可聘中級職務🚔。
4.助教: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一年見習期滿。
(1)自然科學研究、兼職高教研究、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出版(助理編輯)系列聘任初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工程𓀒、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衛生系列相應學歷任職時間符合上述要求外🥘,大學專科畢業的,實際擔任員級職務2年以上可聘助理級職務;中專畢業,實際擔任員級職務5年以上可聘助理級職務。
5.工程🍡、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衛生系列設員級職務(技術員👈、實驗員、管理員、經濟員🧞♀️、會計員⛈、技術設計員、醫士)👳♂️:
大學專科🏃♀️➡️、中專畢業,一年見習期滿。
6.有關說明:
(1)全日製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職務認定:
博、碩士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6個月考核合格後可聘中級👶🏼、助理級職務(認定時必須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1年見習期滿考核合格後可聘助理級職務。
大學專科畢業參加工作1年見習期滿考核合格後可聘員級職務;任員級職務滿2年,可聘助理級職務🧑🏿💼。
(2)攻讀學位(含在職)和擔任專業技術職務有交叉和間斷情況者,根據相應的任職年限要求✳️♘,按照實際擔任職務履行工作職責的時間進行年限折算,達到規定年限要求者為正常晉升👨🦽➡️,否則為破格晉升🪖🆑。
(3)任職年限指實際任職時間(按月計算),脫產進修的時間不計入任職年限。
(4)各系列人員原則上不轉崗,確因工作需要轉其他系列同級崗位的⏬,須按以下要求執行📯:申報同級不同系列不同學科(簡稱“一同”)人員🧏♂️🧑🌾,按職務晉升的要求執行🕎;申報同級同系列不同學科或同級同學科不同系列(簡稱“二同”)人員,其學術技術能力評議結果由部門聘任小組提供🤌🏿;申報同級同系列不同學科人員🗡,其學術技術能力與職務晉升的要求相同⬆️。原則上不實行轉系列晉升,轉入新系列崗位工作滿一年後,才能提出申請晉升。由社會統一評議的,按社會評議機構的統一要求進行。
(五)外語水平要求(必備條件)
1.初聘助教須具備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B級證書(長期有效)🧝🏿,或國家大學英語四級合格證書(新版國家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達到425分以上)🫷👨🏼🦳。
2.初聘講師(含從事體育、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須具備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B級證書(長期有效),或國家大學英語六級合格證書(新版國家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達到425分以上)👚。
3.初聘教授、副教授(含從事體育🏌️♂️🍋🟩、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須參加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並取得A級證書(長期有效)。
4.以下人員可免考外語:
(1)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2)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並在國外留學期間取得國家認定的本科以上學歷的;
(3)取得外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從事本專業翻譯或教學工作,申報晉升時有第二外語要求的;
5.以下人員不參加職稱外語考試、采取考核古漢語或醫古文的方式:
(1)從事中醫、中藥專業和中西醫結合專業的;
(2)從事圖書資料專業的;
(3)1959年12月31日前出生👩👦👦,從事檔案👱♀️、新聞專業的🗻👂🏿。
6.其他系列的職務初聘、晉升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六)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必備條件)
1.初聘教授👩🔧、副教授、講師職務應取得教育中介機構頒發的相應計算機應用能力合格證書(A級證書長期有效),或者參加全國或上海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並獲相應等級證書(A級證書長期有效)。
2.以下人員可免考計算機👰♀️🎙:
(1)195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
(2)獲得博士學位未滿4年的;
(3)轉聘同級職務🧑🏿🎄,在聘任前一職務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已達要求的;
(4)取得計算機科學技術學科所屬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且從事本專業工作的;
(5)取得全國計算機軟件資格(水平)考試中高級資格的;
(6)在計算機專業獲得過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的前3位發明者;
3.其他系列的職務初聘、晉升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七)年度和聘期考核要求
申報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在前任職年限中的年度人事考核、崗位績效考核和聘期考核結果必須是稱職(或合格)及以上等級。
(八)教育教學能力要求
1.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
2.初聘各級職務的教師應具有相關必須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應當完成學校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量要求)🛩。
3.晉升教授👨🏻🦯、副教授原則上每年須系統承擔一門及以上本專科生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晉升教授原則上每五年應指導或合作指導過一屆合格的碩士研究♝。或指導助教、講師成績顯著👯。不主講本科課程或達不到本科教學基本工作量和質量的或連續兩年不講授本科課程的教師,不能聘任教授或副教授職務。任現職以後累計完成主講本科課堂教學工作任務的最低累計要求如下(含資歷破格人員):
----講師晉升副教授⬇️:
科研為主型:博士學位,128學時🤸🏽♂️;碩士學位,320學時 ;本科,512學時。
教學科研型:博士學位,256學時;碩士學位,640學時;本科,1024學時👮🏿。
教學為主型:博士學位,384學時;碩士學位🧔🏻,960學時;本科,1536學時👩🏼✈️。
----副教授晉升教授:
科研為主型:博士學位,320學時;碩士學位,512學時;本科,704學時。
教學科研型:博士學位🧑🏽🍼,640學時💻;碩士學位,1024學時🍎🤷🏻;本科,1408學時。
教學為主型:博士學位,960學時;碩士學位🫂,1536學時;本科,2112學時🌑🟥。
長期承擔省部級以上重大重點課題的科研團隊成員和主要承擔成果推廣及技術服務的成員,經科技處批準,其教學要求可適當放寬。
對引進的專職研究人員進校五年內可不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人員範圍由人事處認定🎖。
4.對不能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或拒不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以及未完成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60%者,未達到規定的教育教學質量要求,經教育教學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將不能續聘或聘任其擔任高一級教師職務。
5.經學校批準在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或者進修的教師,學術交流或者進修期間的教學工作量可按補貼工作量一並計算(或扣除相應時間的教學工作量要求),具體辦法由各學院根據本院實際情況確定。
(九)其他基本(必備)要求
(1)碩士或學士學位獲得者晉升講師職務,須至少擔任過1年的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或指導社團工作。
(2)博士學位獲得者晉升副教授職務,須至少擔任過1年的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或指導社團工作。
(3)35歲以下青年教師晉升高級職務必須有累計1年以上的產學研踐習時間🧑🏽🎓。自2014年1月1日起,教師申報晉升高一級職務應滿足每五年中須有累計6個月以上到生產一線(或海上)參加實踐工作、從事科學研究與調查工作的產學研踐習經歷。
(4)自2012年1月1日起,晉升專任教師系列副教授、教授必須獲得一項以上校級或以上教學成果獎項或科學成果獎項(排名前5名)🙅🏻♂️。自2014年1月1日起,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須滿足《意昂3教師職務聘任教育教學能力考評辦法》相關規定。
(5)自2013年1月1日起👨🦯,新進校從事高校教學工作不滿1年的教師🥲,晉升副高及以上專技職務的⛄️,須擔任助教工作1年以上🧕🏿。
五、學術與技術能力任職要求
(一)高等學校教師系列
1.教授(教學型)
教學型的範圍包括:專職從事公共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外語👰🏿♀️、公共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程序設計語言、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力👷🏿♀️、機、電等公共基礎課程🩸、基礎化學、文學藝術。
應聘教授(教學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的近5年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3)和第(4)—(8)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含通訊作者📐♟,下同)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與從事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下簡稱“學術論文”)3篇以上👮♂️,另外至少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務處認定);
(2)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近五年以來教學質量評價(包括專家評價+學生評價)均為優秀☃️,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3)主持過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等)項目1項(具體由教務處認定);
(4)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2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主編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二等獎以上獎勵2項或三等獎3項;
(5)教材: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下同)正式出版本專業教材或學術專著2本以上(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8萬字),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6)主持省部級教研項目或科研項目1項以上👱🏿♀️;
(7)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8)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教授(教學科研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的近5年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和第(3)—(8)和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3篇為一類核心期刊。計算論文數量時🤾♂️,影響因子5.0以上的SCI等論文按二類核心期刊2倍計算(下同)👩🏻🎤🖖🏿;
(2)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或主持過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或近5年以來從校外獲得的年均科研經費不少於3萬元,或任現職以來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達到30萬元以上(限文經管類)🧙🏼♀️;或任現職以來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300萬元以上,或主持的橫向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150萬元以上(理工農類)🛎。(具體由科技處認定)
(3)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4)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2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5)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主編👉🏼,已公開出版省市統編教材、教學參考書2本以上;或者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2本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6)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7)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8)學術專著🤹🏿: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第一完人)👨🏼。
註:科研項目等級界定(下同)
(1)國家級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人文重點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二級課題及以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二級課題及以上;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及專項項目等。
(2)省部級科研項目🧞♂️:
除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外的👰🏻♂️,國家其他各部、委下達的有關課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建設兵團各委🔊🧑🦼➡️、廳(局)下達的有關課題;各類通過公開評審的基金類項目,包括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全國教育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公開招標的重點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項目🫦、國家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公開評審的其他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
(3) 二級課題指合同或協議負責人明確名列一級科技計劃課題任務書(或合同書)及經費預算書中的課題;
教授(推廣類)
應聘教授(農業推廣)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3)和第(4)—(8)條件之一:
(1)熱愛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身體健康👨🏽🦳,能夠堅持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並已實際在農業推廣一線工作8年以上,在促進區域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2)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與農業技術密切相關的論文3篇以上🕵🏿♂️;
(3)主持的省級及以上技術推廣或開發項目2項以上,並經省市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鑒定或驗收👤,取得顯著效益(以農業推廣業務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推廣實施證明為準);
(4)主持或為主製定行業技術規程2部以上🕖,且實施後效果顯著(以應用實施證明為準)☂️;
(5)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農業技術推廣獎2項以上(排名前3位);
(6)選育新品種2個以上經審定並推廣,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7)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並已推廣應用(以專利獲得證書及專利應用證明為準);
(8)獲得經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管理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或主持過省部級農業技術推廣項目2項以上,經省部級主管部門驗收,效益顯著(增產、增收達15%以上)。
2.副教授(教學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𓀖、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和(2),且同時符合第(3)—(7)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另外至少還要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務處認定);
(2)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近三年以來教學質量評價(包括專家評價+學生評價)均為優秀,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科技成果以上獎項1項;作為主要編撰人編寫的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三等獎以上獎項1項;
(4)教材👇🏿: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下同)正式出版本業教材或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5)主持或作為第一參加人參與省部級教研項目、科研項目1項以上;
(6)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7)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不含通訊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副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科研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和第(2)—(6)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1篇為一類核心期刊論文。
(2)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4)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主要編撰人✋🏿,已公開出版省市統編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或者作為主要編撰人,公開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5)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6)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副教授(推廣類)
應聘副教授(農業推廣)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3)和第(4)—(8)條件之一:
(1)實際在農業推廣一線工作5年以上。
(2)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與農業技術密切相關的論文2篇以上🈁。
(3)主持的技術推廣或開發項目1項以上,並經省市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鑒定或驗收🧔♂️,取得顯著效益(以農業推廣業務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推廣實施證明為準);
(4)主持或為主製定行業技術規程1部以上,且實施後效果顯著(以應用實施證明為準)👩🎨;
(5)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農業技術推廣獎1項以上(排名前5)。
(6)選育新品種1個以上,並推廣運用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7)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並已推廣應用(以專利獲得證書及專利應用證明為準)🧑🏼🦰。
(8)獲得經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管理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或主持過省部級農業技術推廣項目1項以上🧑🏻🏫,經省部級主管部門驗收🚉,效益顯著(增產、增收達10%以上)。
3.講師
應聘講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4)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有CN刊號,下同)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博士點學科教師應發表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上。
(2)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4)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參編實驗講義(以署名為準)🏜。
學校將以上述基本要求為基礎,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以社會評價結果和近三年校內同級崗位履行崗位職責的平均業績水平作為評價依據,綜合考察申報高級職務人員的科研能力🛥,進行擇優聘任👱🏽♀️。
學校要求的說明🐔:
(1)申報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在近三年內主持科研項目的經費,教師系列原則上不低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研究系列高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的20%。
(2)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在近三年內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的經費(申請者擁有的科研經費),教師系列原則上不低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研究系列高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的20%。
(3)核心期刊的認定:
一類核心期刊的認定(下同):是指被SCI、EI🧜🏻♂️、ISTP、SSCI🙋🏿♀️、A&HCI收錄或檢索,以檢索系統檢索證明為準。
二類核心期刊的認定(下同):是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最新版,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最新版🥣,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最新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專業期刊👩❤️💋👨,不包括增刊、特刊、專輯、會議論文集、網絡版👰🏻。如未被最新版收錄,應提供當年版(截止時間前提供書面材料)收錄的復印件。
(4)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指有CN刊號的刊物(下同)。
(5)所有申報材料必須是學校公布的截止時間前已獲得💂🏿♀️、已公開發表、已批準立項的項目、論文等(截止時間前提供書面材料)。
(二)自然研究系列
研究員:
應聘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3)和第(4)—(7)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3篇為一類核心期刊論文。計算論文數量時,影響因子5.0以上的SCI等論文按二類核心期刊2倍計算(下同)。
(2)獨立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校科技進步三等獎及以上一項👨❤️👨;
(3)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或任現職以來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500萬元以上,或主持的橫向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300萬元以上。(具體由科技處任定)
(4)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5)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6)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2篇以上🔝。
(7)學術專著☎️❗️: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
副研究員
應聘副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3)和第(4)、(5)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1篇為一類核心期刊論文(SCI論文)。
(2)獨立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三等獎以上一項或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7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5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4)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5)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助理研究員
應聘助理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4)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2)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二完成人獲發明專利2項以上。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5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以上。
(4)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主要編撰人之一😥,公開出版省市統編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或作為主要編撰人編寫教材👧🏽、教學參考書、實驗講義,在校內教學中使用1遍以上,效果良好。
(三)高教研究系列
研究員
根據《上海市教委關於完善上海市高等學校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意見》 (滬教委人[2012]1號)中有關條款執行。
副研究員
根據《上海市教委關於完善上海市高等學校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意見》(滬教委人[2012]1號)中有關條款執行🚍。
助理研究員
應聘助理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和(3)—(4)條件之一。
(1)受聘學校及下屬單位黨政管理部門工作崗位👨,承擔學校黨務🈷️、行政及教學科研輔助管理工作🙎。
(2)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校級科技進步獎或教學成果獎1項以上🤑。
(4)調研報告:獨立完成高質量的高教研究報告1篇以上(經部門負責人確認)。
註:兼職高教系列副高以上職務學術評議根據接受學術評議機構要求進行。
(四)工程技術系列(僅限工程類學科實驗室或工程技術部門申報)
高級工程師
應聘高級工程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和第(2)—(5)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上📓。
(2)發明專利:作為第一完成人獲1項以上國際或國家發明專利或3項實用新型專利。
(3)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7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市級以上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
(4)作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1篇,並作為主要編撰人公開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實驗講義1本以上。
(5)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2篇以上。
工程師
應聘工程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4)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2)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3)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教學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作為完成人獲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4)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參編實驗講義(以署名為準)🤰🏼。
(五)實驗技術系列
高級實驗師
應聘高級實驗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2)和第(3)—(5)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較高水平的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上🙇🏽♀️;
(2)實驗課程指導👩🏻🚀:講授或指導過2門以上實驗課,並編寫過實驗講義或實驗教材;
(3)發明專利:作為第一完成人獲1項以上國際或國家發明專利或3項實用新型專利🐰;
(4)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市級一等獎排名前7名🏔🟧,省市級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市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市級以上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
(5)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一類核心期刊或二類核心期刊發表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實驗師
應聘實驗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和第(2)—(5)條件之一:
(1)承擔1門以上實驗課教學任務。
(2)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3)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4)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5)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參編實驗講義(以署名為準)。
(六)圖書資料系列
1.研究館員
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研究館員任職資格🍾。
2.副研究館員
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副研究館員任職資格。
3.館員
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資格考試中級證書,並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件1篇以上🧜🏼♂️。
4.助理館員
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七)經濟系列
1.高級經濟師
取得上海市經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經濟師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助理經濟師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4.經濟員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八)會計系列
1.高級會計師
取得上海市會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會計師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助理會計師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4.會計員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九)衛生系列
1.副主任醫(藥、護、技)師
取得上海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主治醫(藥📆、護、技)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醫(藥⛹🏽♂️🙍🏼、護、技)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4.醫(藥、護🙋🏿、技)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
(十)出版系列
編輯人員
1.編審
取得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編審)任職資格🏌🏽♂️。
2.副編審
取得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副編審)任職資格。
3.編輯
(1)取得上海市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中級資格證書🦯。
(2)擔任助理編輯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至少1篇學術論文🚸。
4.助理編輯
取得上海市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初級資格證書🤟🏿。
技術編輯人員
1.技術編輯
擔任助理技術編輯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至少1篇學術論文。
(十一)檔案系列
1.副研究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副研究館員任職資格。
2.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3.助理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十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
教授
根據《上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辦法(試行)》中有關條款執行。
副教授
根據《上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辦法(試行)》中有關條款執行👩🏼✈️。
講師
應聘講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近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1)—(3)條件之一🙇🏽。
(1)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有CN刊號)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2)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校級教學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6位)或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科研成果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3)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以署名為準)👨🏽🎓。
註🍯: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系列副高以上學術評議按上級要求進行。
六、破格晉升
按《意昂3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破格聘任實施辦法(試行)》執行。
七🙉、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原則
1.學術水平與技術能力評議堅持以社會評價為主導,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原則進行🛻。
2.學校按規定進行學術評議,申報高級職務的評審材料的外送份數為5份。
3.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通過的標準為:評議結果為“達到”或“基本達到”的票數大於等於3為通過🥓👩🏼🦳。學術評議通過的,有效期為3年,學術評議未通過的📪,暫停一年申報。
4.校外評議由學校根據專家庫送審。學校按照二級學科建立專家庫😖🧚,從中隨機選擇評議專家。評議采用集中或通訊評議的方法進行🗳。
八、高級崗位晉升聘任工作程序
1.公布崗位聘任信息👯♀️:根據學院(部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設置比例,在充分考慮學科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由人事處會同學院(部門)確定年度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晉升聘任信息🙋🏻♀️。學院公布缺崗學科名稱👨🏻🦽➡️、崗位名稱、數額、崗位職責和聘任條件等。在新一輪聘期與晉升聘任年度同期時🐜,可將所有崗位一起公布🧀,其他年份只公布缺崗情況。同時公布時間安排👩🏽🏭。
2.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學院(部門)提出申請🛤,填寫申報表,提交有效證明和評議材料。
3.學院(部門)組織對申報人員的業績成果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初步審查,對照崗位聘任條件進行篩選💆♀️,公示申報者詳細申報材料。
4.學校、學院組織資格審查和申報材料的審核,對破格申報進行教學和科研能力述職評議。
5.考察申報人員思想品德和教育教學能力。
6.組織進行學術水平與技術能力評議❄️。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按“綠色通道”,直接參加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程序,由校聘委會綜合評議後直接聘任。
7.組織進行工作述職、答辯。學校👧、學院答辯評議組對申報人員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業績進行評議。
8.學院(部門)聘任工作小組依據本學院(部門)細化的崗位聘任條件🧚🏽♂️,綜合考慮申報人員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科研工作業績🈺、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等意見🤸🏽,對應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人員進行綜合評議,學院按照核定的高級崗位數,每個崗位推薦1-2名候選人🕘👨🏻🚒,提出聘任人選的正式推薦(排序)名單。
9.學校聘任委員會根據綜合考評意見⚉,對副高級崗位擬聘人選進行審定,對正高級崗位擬聘人選進行投票表決推薦。學校對擬聘人員進行公示。
10.校長確定高級職務崗位聘任人選🛀🏿。
11.校長授權學院院長或部門負責人與受聘人員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學校公布聘任名單🧖🏼♂️,頒發聘書。
12.學校聘任的高級職務人員名單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九、聘約與聘期
1.被聘用人員須與部門簽訂聘期及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聘期一般為一至三年🧙🏻♂️,聘期內每年簽訂一次崗位工作協議書。聘期內崗位發生變化時🈶,需與部門變更崗位工作協議書有關內容。
2.職務聘任時間以學校聘任文件為準🧁。聘任時間不超過學校規定的聘期,受聘期滿後須按程序提出續聘申請🏊🏼♀️。
十、考核
學校製定崗位考核指導性意見,各學院(部門)製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指標和考核實施辦法,定期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晉升🙋🏻♀️👨🏻🦼、續聘、緩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據。具體由《意昂3教職工崗位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意昂3崗位聘期考核試行辦法》及各學院(部門)實施規定🟣🌀。
十一、罰則
1.凡在聘期內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視其情節輕重,學校可解聘其專業技術職務,取消其參加職務晉升和崗位續聘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對思想政治表現差🙋🏼、違背教師職業道德且造成不良影響的教師🤦♂️💇🏼♂️,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
(2)教學工作嚴重失職⚧,出現過嚴重教學事故的👩👩👦,教學質量差的🧁,采取教學考核一票否決權製🐹。
(3)上一聘期內年度人事考核、崗位績效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
(4)拒不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的;
(5)偽造學歷、學位💂🏻♀️、獲獎證書的;
(6)學術道德敗壞👨🦯,申報業績、成果時弄虛作假,謊報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7)以不正當手段拉攏、賄賂、威脅各級考察🤌🏻、評議或聘任組織成員的;
(8)侮辱🍂、誹謗👩👦、誣告評議組成員或者其他申報人員的;
(9)違紀違法受學校行政記大過、黨內嚴重警告及以上處分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10)其他根據國家規定不符合晉升或續聘條件的🫱。
2.對於從事職務晉升各級組織及各級工作人員的紀律與處罰規定:
(1)應嚴格遵守“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認真正確地處理申報人員的申報材料和接受咨詢🛺;
(2)確保資料審查工作的正確性,當出現不實之處時,追究材料審查人員的責任,依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處分;
(3)各級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組織成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應嚴格遵守職務聘任工作保密製度🌈,對在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中發表的意見和表決結果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對向外泄露者🧚🏽♀️,視情節輕重報請學校處理。
(4)各級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組織成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在工作中弄虛作假😑、打擊報復、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濫用職權🧏🏽♀️,未構成犯罪的,由學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其他說明
1.擇優聘任主要依據近期內的工作業績情況進行發展狀態評價,當年度崗位績效、年度人事考核🐈⬛🧃、聘期考核的完成情況作為崗位津貼兌現的主要依據。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者在晉升時優先考慮。
2.學校聘委會主任會議可對引進高層次人員進行“綠色通道”聘任🐟,聘任辦法另行製訂。
3.校外專業技術人員應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其學術技術能力必須按照晉升聘任的要求⛹🏻♀️,通過校內外同行專家的評議#️⃣,方可辦理錄用手續👨🏽🚀。
4.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由人事處負責解釋🎗。如與學校以前有關文件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