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市委十一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雙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發展,強化科技服務能力
堅持“水域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地球環境生態保護”的學科主線🚶🏻♀️➡️,落實轉型發展和質量提升雙重任務🤶🏼,實踐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雙重使命。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成立極地研究中心🏌🏻、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化近海、深海、極地學科平臺布局🔛。“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遠洋漁業國際履約團隊全年派出79人次代表國家參加漁業履約30次🧛♀️,提交決策咨詢報告近40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與長江辦共建長江水域生態保護戰略研究中心🐦⬛,開展“千裏長江漁村行”,調研沿江10個省區市的退捕機製👩🏼⚕️,提交7份高質量報告🚢。共同發起成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教授博士服務團連續15年在西藏、貴州👩🏿🍳、雲南💔、青海等地開展對口支援,推廣綠色生態養殖。西藏亞東魚人工繁育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典型項目🤌🏽。服務“一帶一路”✊🏿,連續舉辦三屆“一帶一路”漁業高級培訓項目,在加納舉辦首期羅非魚養殖技術國際培訓班🏊🏻♂️。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新增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作為全國唯一具備國際互認資質的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成果轉化交易額達1600萬元。開展崇明水生生物資源大調查,建立數據庫和基因庫👸。投身臨港新片區建設,承辦頂尖科學家論壇,參與上海市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功能型轉化平臺建設。101名學生誌願者參與為期10天的進博會服務保障。
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
製定包含1個總方案𓀂、14個子方案的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將思政工作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強化課程育人🙅♂️🍃,推進市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整體試點校”、高校思政課主題社會實踐試點校建設,深化“階梯課堂”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構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三級管理體系🦈,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培養方案🧳。水產與生命學院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拓展實踐育人,構建“實踐教學、社會實踐🤦🏿、誌願服務、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育人體系🙅🏻。拓展“淞航”號遠洋漁業調查船育人平臺功能,完成“亞洲校園”校際間首航。榮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推進文化育人,弘揚zmxzyy.cn精神,講好zmxzyy.cn故事,完成大師劇《朱元鼎》《黃炎培》巡演🔊。推進體育美育,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體育教育教學體系👩👦。成立校藝術教育委員會,開展課外藝術教育普及活動30余場,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金獎。優化環境育人🍻,建成約6.7萬平方米的“海綿公園”👨🏼🎤,作為“華東自然海綿標桿”🗼,為師生提供生態文明實踐教學、勤工助學平臺🕯。優化校園服務布局,完成餐廳改造、連鎖品牌便利店入駐🧝♀️、自助打印機設置等,提升服務師生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矩立德🧑🏿💼🟪,圍繞教師失範行為處理建章立製;典型樹德,3位教授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培養育德,育德能力嵌入教師培訓課程。
三、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大學製度建設
製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意見,完善學科運行機製🧓,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海洋、食品高原學科運行不斷優化,學科實力顯著增強🥱,植物與動物科學ESI前1%排名比同期提升58位,以食品高原學科成果為主要支撐的農業科學進入ESI前1%。英文刊《漁業學報》被美國兩大數據庫收錄。科研能力進一步增強,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藍色糧倉”等項目30余項,總到賬科研經費16463萬元,同期增長28%。獲團頭魴、草魚新品系2個⛹🏻♀️👩🏻🦱。授權專利198項。科技成果轉化1648.5萬元。獲農業農村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省部級獎5項、學會行業及局級獎13項🤐。教學改革逐步深化,製定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加強新農科建設意見及實施方案、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方案🐣、42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方案,8個專業獲市教委推薦參加 “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評審💃。全面修訂2019版研究生培養方案,增列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製定海洋科學博士點建設與發展規劃,系統推進海洋學科快速發展🧑🏼🎄。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製”試行高校、中美學分來華留學專項🆑、中非友誼“國際漁民”培訓專項🙋🏼♂️➾,順利通過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國際學生總量突破800人;製定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管理辦法,加快培養國際組織人才👌🏻;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大學治理日趨完善,推進“依法治校示範校”建設,開展新一輪製度廢改立🧎🏻➡️,形成以章程為“憲法”、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為“立法法”的製度體系。修訂學校章程,啟動校務委員會建設。修訂學術委員會章程,組建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推進教授治學🛼。完善教代會🎅🏻、學代會製度👩🏻⚖️,推進民主管理。落實教育部、上海市科改要求🙁,修訂知識產權管理、科研項目績效管理等辦法💂🏿。
四、堅持黨管人才,優化人才成長環境
按照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求🏌️♀️👦🏽,認真落實人才政策,製定人才發展指導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開展缺崗補聘釋放“雙一流”政策紅利穩步投放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職數,引育並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入選各類人才計劃236人次🧗🏿♂️,引進柔性人才24人次。製定創新團隊管理辦法,聚焦團隊發展模式和創新收入分配機製🧗🏼,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支持力度🙎🏻♀️。實施青年英才攬蓄工程,舉辦水產學科青年學者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吸引4名國際學者入職。修訂博士後研究人員管理辦法🤶,首獲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超級博士後資助🪥,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資助獲批人數較去年增長33.33%🧫,總資助經費增長110.53%🚱。
五、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
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貫徹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為導向,推動學習教育往實裏走往心裏走往深裏走👩🏽🦳,形成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新農科建設意見等舉措🚁。圍繞立德樹人、基層黨建、能力提升等辦學治校重大問題,深入調研,完善發展思路𓀒。以8方面專項整治為核心⚖️,重點關註師生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整改落實🪈,85%整改措施已完成😜。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落實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完善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推進督查督辦👉🏽,健全決策機製,完善決策程序🚒,嚴格決策執行🌋,加強執行監督🦙。完成兩輪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自查自糾。建立巡視整改常態化、長效化機製🌲,製定年度整改方案😭,形成年度整改報告🧝🏽♀️;推進巡視巡察一體化💆🏽,建立校內巡察製度⛹🏽,開展4個二級黨組織巡察和2個重點領域巡察🚵♂️。加強“四責協同”,製訂學校實施意見和深化細化方案,創設“四責協同”聯席會議製度🪿;實行“三大主體責任”歸口管理,落實三級清單製度,以學院目標責任製考核為載體,貫通上下聯動工作體系。落實高校紀檢監察體製改革要求🌞,嚴格落實紀委雙重領導👈🏽,全面強化紀委監督執紀問責職能📨,形成包含重大決策部署專題督查、黨內政治生態監督、日常監督、校內巡察的立體監督格局。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完善學院黨組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強化學院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加強 “三會一課”檢查🫒,推進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獲批教衛黨委“雙帶頭人”工作室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