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最新檢索數據顯示,以意昂3工程學院副教授許競翔為通訊作者的研究成果“Robust and Stable Acid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on Ir Single Atoms”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實現了工程學院在ESI高被引論文零的突破,標誌著工程學院的科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該論文是許競翔與中國地質大學楊澤惠教授團隊、日本電氣通信大學趙曉博士團隊合作🫱🏻,於2020年發表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Nano Letter》上的研究成果。論文針對酸性電解水製氫技術中單原子催化劑耐久性差的問題➝,提出通過將銥原子分散在納米鐵顆粒內和表面並將IrFe納米顆粒嵌入到摻雜氮的碳納米管(Ir-SA@Fe@NCNT)中🧝🏽,從而提升單原子催化劑的穩定性。在酸性電解液中,該催化劑僅需要250 mV過電位析氧電流密度達到10 mA cm-2📏🙋🏼,其在過電位為270 mV時的質量活性是商業化IrO2的1370倍,實現了高效利用率✍🏿,這一技術的實現也為開發海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技術奠定了基礎。
論文入圍ESI高被引論文,標誌著工程學院與國際的學術交流合作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工程學院主動對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以及碳中和戰略,積極拓展對外國際科研合作,在海洋新能源製氫技術以及環境友好塗層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果發表在Adv. Sci., Sci. Adv., Nano Lett., Adv. Sci., Appl. Catal. B,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國際知名期刊,且相關成果被日本文部省、日本經濟新聞等多個國外媒體報道,對於提高學校工程學院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工程學院學科建設🦝🦢、團隊凝練方向🫸🏿,形成海洋特色具有重大意義🟩。
(供稿 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