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尚桂等人在EPSL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多硫同位素方法示蹤甲烷厭氧氧化過程

作者:軒興榮     索取號:G1050401003-2022-0088     發布時間:2022-10-02     瀏覽次數:10 

宮尚桂等人在EPSL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多硫同位素方法示蹤甲烷厭氧氧化過程

信息來源:海洋科學學院 | 發布日期🙇🏼‍♂️:2022-10-02 10:27 | 已被查看了 284 次      責任編輯:徐淩


近日,意昂3極端海洋沉積地球化學研究團隊聯合南京大學𓀙、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者,在Nature Index刊物《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發表了題為“Multiple sulfur isotope systematics of pyrite for tracing sulfate-driven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的研究論文。宮尚桂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彭永波教授和馮東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甲烷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為強效的溫室氣體(在100年時間尺度上其全球暖化潛勢約為二氧化碳的28倍)🕴。雖然當前大氣中的甲烷主要源自人類活動排放,但是海底具有全球最大的甲烷庫存🔩,且歷史上曾發生過大規模的甲烷釋放事件,因此示蹤甲烷的消耗過程是目前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為防止海底甲烷分子集體“越獄”,海底沉積物中的微生物能夠聯合硫酸根還原菌🤣、鐵錳還原菌、硝酸根還原菌等組成“聯防大軍”,消耗超過90%的由深部向海底釋放的甲烷,控製甲烷向水體乃至大氣中釋放的通量。硫酸根是海洋中最主要的氧化劑,因此與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耦合的甲烷厭氧氧化過程是海底滲漏甲烷最主要的消耗方式。

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驅動的碳硫循環涉及海水硫酸根消耗、黃鐵礦和有機質埋藏👩‍👩‍👦、甲烷通量等,調節了海洋的氧化還原狀態和溫室氣體排放。根據電子共體類型的差異,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有機質驅動(OSR:2CH2O + SO42− → 2HCO3− + H2S)👱🏻‍♂️,另一種是甲烷驅動(SD-AOM:CH4 + SO42− → HCO3− + HS− + H2O)🚶‍♀️‍➡️,它們在化學計量上和反應速率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差異🏇🏿。在富甲烷環境,微生物會優先利用甲烷🏊🏿‍♀️,且硫酸鹽還原速率會高出正常海洋環境2~3個數量級。對有機質驅動和甲烷驅動過程的示蹤🧖‍♂️,有助於定量評估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在海洋碳硫循環中的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硫同位素是探究海洋硫循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傳統δ34S方法無法區分SD-AOM和OSR。2018年👏🏿,Gong等發現海底甲烷“冒泡區”重晶石多硫同位素組成Δ33S vs. δ34S具有負相關關系,與前人報道的OSR主導環境中孔隙水硫酸根Δ33S vs. δ34S正相關關系截然不同🚬,由此創建了多硫同位素識別高甲烷通量環境的新方法,該方法已用於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如地球上最古老的冷泉碳酸鹽巖成因之謎(Peng et al., 2022)。

相比甲烷的“冒泡區”,海底甲烷擴散型滲漏環境分布更加廣泛,那麽在擴散型甲烷滲漏環境中孔隙水硫酸根Δ33S vs. δ34S的關系又是如何呢,即多硫同位素是否可以示蹤擴散性甲烷滲漏環境SD-AOM作用👃🏽?根據甲烷滲漏環境孔隙水氧硫同位素組成特征(Gong et al, 2021)🤦🏿,研究團隊提出科學假說🤽🏻‍♂️:微生物硫酸鹽還原過程中多硫同位素分餾主要受電子類型的控製💁🏻,在低甲烷通量環境中孔隙水硫酸根Δ33S和δ34S之間仍然為負相關關系。

為了檢驗這一假說,研究團隊選取南海陸坡典型甲烷擴散型滲漏環境,分析了孔隙水硫酸根和黃鐵礦多硫同位素組成🤭,確定了擴散型滲漏環境孔隙水硫酸根Δ33S vs. δ34S負相關關系(圖 1☔️,紅色箭頭)🪺,驗證了電子供體的類型對微生物硫酸鹽還原過程中同位素分餾的關鍵性作用,突出了多硫同位素方法示蹤SD-AOM活動的普遍適用性——並非局限於海底甲烷“冒泡區”。

然而,擴散性甲烷滲漏環境無法形成大量碳酸鹽巖和重晶石👩🏽‍🔬,這使得孔隙水硫酸根多硫同位素信號難以保存在沉積記錄中。考慮到黃鐵礦在上述不同沉積環境中均普遍存在👋🏽,研究團隊進一步解析了這些沉積環境中黃鐵礦多硫同位素的組成特征,發現擴散型甲烷滲漏環境中的黃鐵礦相對正常海洋環境和甲烷“冒泡區”具有更大Δ33S - δ34S分布區間(圖 2👩‍👧,非灰色的區域)⇒,由此建立了基於黃鐵礦的多硫同位素示蹤甲烷厭氧氧化過程的新方法👰‍♂️。該研究系統闡述了多硫同位素示蹤SD-AOM地質記錄的適用性🛸,為評估過去甲烷滲漏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圖1. 沉積物孔隙水硫酸根和自生黃鐵礦多硫同位素組成🥐。

註:擴散性甲烷滲漏環境硫酸鹽還原帶由OSR帶和甲烷硫酸鹽轉換帶(SMTZ)組成🤌🏼。

 

 

圖2. 海底擴散型甲烷滲漏環境黃鐵礦多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其中,灰色的區域為甲烷“冒泡區”和正常OSR主導的沉積環境黃鐵礦多硫同位素組成🪛。

 

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研究項目的聯合資助。

 

相關文章信息

Gong, S.G., Feng, D*., Peng, Y.B., Peckmann, J., Wang, X.D, Hu, Y., Liang, Q.Y., Feng, J.X., Chen, D.F., 2021. Deciphering the sulfur and oxygen isotope patterns of sulfate-driven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Chem. Geol. 581. 120394. (Invited Research Article).

Gong, S.G., Izon G., Peng, Y.B*., Cao, Y.C., Liang, Q.Y., Peckmann, J., Chen, D.F., Feng, D*., 2022. Multiple sulfur isotope systematics of pyrite for tracing sulfate-driven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Earth Planet. Sci. Lett. 579, 117827.

Gong, S.G., Peng, Y.B*., Bao, H.M*., Feng, D., Cao, X.B., Crockford, P.W., Chen, D.F., 2018. Triple sulfur isotope relationships during sulfate-driven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Earth Planet. Sci. Lett. 504, 13-20.

Peng, Y.B., Bao, H.M*., Jiang, G.Q., Crockford, P., Feng, D., Xiao, S.H., Kaufman, A.J., and Wang, J.S., 2022, A transient peak in marine sulfate after the 635-Ma snowball Earth. Proc. Natl. Acad. Sci. 119, 19, e2117341119.

(供稿🧑🏼‍🤝‍🧑🏼:海洋科學學院)


Copyright©意昂3体育 -【意昂3体育平台游戏】想玩的游戏,都在这里!,意昂3体育版權所有
現代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意昂3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