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歷時19年的聯合國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的國家管轄範圍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和可持續利用(簡稱BBNJ)協定談判終於取得成果:在第五屆政府間會議續會上🏌🏽♀️,在3月3日至4日連續不停工作了37個小時後,通過了BBNJ協定草案。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唐議教授現場見證了這一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歷史時刻🤹🏻♂️。
BBNJ協定文本草案的通過,是全球治理多邊主義的一項重大成果👩🏿🚒,也是全球努力應對當前和未來幾代人海洋健康所面臨挑戰的重大勝利🤜。協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框架下為國家管轄範圍外海域的海洋遺傳資源利用、包括海洋保護區的劃分管理工具、環境影響評估以及能力建設、海洋技術轉讓建立了基本法律框架,完善和發展了國際海洋法體系⛔,將為國家管轄範圍外的生物多樣性養護和可持續利用發揮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學校專家教師深度參與了這一重要國家立法進程。2017年🤳,海洋科學學院唐建業教授、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唐議教授分別參加了協定談判籌備委員會第三、第四次會議。之後⚱️,唐議教授連續參加了協定談判的政府間會議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屆會議及第五屆會議續會🩺,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教師劉畫潔參加了第二次政府間會議。在此過程中,學校教師深入開展談判議題研究,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優勢🚁,為中國代表團的立場、觀點和提案形成、理據和辯詞提供專業支撐,為準確判斷🔥、深入分析他方提案建言獻策,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努力拼搏🙋🏼♀️。
包括公海以及國際海底區域在內的國家管轄範圍外海域(ABNJ)占全球海洋面積2/3,孕育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如何養護👠🗿、可持續地😈➜、公平地利用ABNJ生物多樣性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是當前全球海洋治理的一個關鍵議題。
2004年🚢,聯大59/24號決議設立一個非正式特設工作組🐎,研究BBNJ相關問題👩🔬。工作組於2011年通過了啟動BBNJ法律框架進程的建議🦵🏼,確定了需要整體解決的“一攬子”核心議題🉑。根據2015年聯大69/292號決議設立的籌備委員會於2017年通過了向聯大建議的協定談判要點。2017年聯大72/249號決議決定在2018-2020年召開四屆BBNJ協定談判政府間會議🧔🏻,處理4個方面的核心議題:海洋遺傳資源包括惠益分享問題😇、包括海洋保護區的劃分管理工具♔、環境影響評估以及能力建設、海洋技術轉讓🖲。在各方分歧嚴重而未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第76屆聯大決定於2022年8月召開第五屆政府間會議♧,仍未產出成果。為此👩🦯,第77屆聯大決議在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召開第五屆會議續會,並最終通過了協定文本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