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產與生命學院趙金良🦆👨🏼🚀、陳曉武在魚類生殖發育調控的分子機製研究方面有新的發現📏,成果在iScience期刊發表(趙金良👨🏻🚀、陳曉武為共同通訊作者,申亞偉和蔣何為共同第一作者)🦉。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3023611。
羅非魚具有明顯的性別二態性,雄性生長速度比雌性快大約45%。因此,深入研究羅非魚生殖發育調控機製,實現羅非魚性別的精準控製,對提高魚苗種雄性個體的比例,促進羅非魚產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該研究以意昂3選育的新吉富羅非魚為研究對象🤞🏽,在羅非魚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測序的基礎上,發現hsf5和rnf43基因發生了基因融合(gene fusion)🕴,從而形成一個新基因hsf5-rnf43🥑。該融合基因在羅非魚精巢中特異性表達,可促進精巢的發育。
研究還發現,在羅非魚生殖腺早期發育中🤼♀️,基因組DNA甲基化調控了融合基因hsf5-rnf43的性別差異性表達,並且在羅非魚生殖腺分化的溫度敏感期受到高溫的影響。hsf5基因屬於熱休克蛋白轉錄因子家族,而rnf43基因具有促進細胞生長分裂的功能。二者的融合可能是溫度調控羅非魚生殖細胞發育♛、性別分化的重要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