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新建成的學校學術文化中心迎來首場院士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受邀到訪我校交流並給全校師生作《魚類良種良養良銷》學術講座📉。水產與生命學院黨委書記高曉波、常務副院長黃旭雄👸🏽,教授王成輝及師生600余人參加本次學術報告活動🚵♀️,學術報告由科學技術處處長田思泉教授主持。
劉少軍院士從良種良養良銷意義、漁業產量、魚類良種、遠緣雜交遺傳規律及應用等方面展開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中國14億人口🚣🏼♂️👨🏽🎤,吃魚是剛性需求🐸🥶,魚類的育種和養殖是這“剛性需求”的保障。在魚類育種技術方面😝,劉少軍著重介紹了他深耕多年的魚類遠緣雜交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整場報告由淺入深、圖文並茂👰🏿♀️、娓娓道來🧑🚀,充分闡釋了“一流的育種和生態養殖技術是驅動漁業生態發展的根本保障”的觀點🫙🤦🏼♀️。
劉少軍領導團隊長期從事魚類遺傳育種研究,在魚類遠緣雜交研究領域的“理論-技術-產品”方面做出了創新成績,在該研究領域處於領先水平。他攻克了種間生殖隔離難關,探索出魚類遠緣雜交的主要遺傳和繁殖規律,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魚類雜交關鍵育種技術🕵🏽♀️,創建了一批源於遠緣雜交的四倍體和二倍體魚可育品系👸,形成了新的魚類種質資源,研製了包括5個國家級水產新品種在內的一系列優質魚類🔖,首次證明“鯉-鯽-金魚”雜交演化途徑🌯🍒,倡導魚類良種良養良銷體系建立及應用🥨、實施“政府+科研團隊+企業+農戶”的運行體製,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學校將以學術文化中心為平臺🧜♀️🏃♂️➡️,邀請重點發展學科領域的專家、大家、名家來校交流,助力科研育人建設👨🏽🎓,進一步提高學校新時期高質量人才培養水平🦸🏼。
(供稿:科學技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