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就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系統闡述了教育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近年來🏩,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上一輪審核評估工作成效💦,以推進和落實 “雙一流”建設任務為契機,學校堅持“轉型發展、格局創新、能力提升”發展思路,整體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提升教學服務水平
黨建是引領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力量👨🦯🧛🏻。學校緊緊圍繞本科教育教學中心任務,牢固樹立以教育教學為第一要務的黨建指導思想🤚🏽,正確處理好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關系,認真紮實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堅定政治立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歷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歷次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持做到“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壓實“一崗雙責”。在招生🧔、教學、創新創業、專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教師發展等重要工作環節🌯,學校整合聯動、形成合力,積極統籌、落實推進🔛,全方位為學校人才培養、教學發展🧘♂️、服務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開創新時代學校改革創新發展擔負使命。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改革🤽🏼。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十大”育人體系🟪,2021年在上海地方高校中率先面向本科生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舉辦“超級大課堂”13期。學校入選上海市首批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整體試點校、上海市“三全育人”示範學校、首批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2022年🕺🏿,學校牽頭建設的“上海臨港新片區‘大思政課’綜合實驗區”入選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專業優化布局
學校主動適應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追卓越創一流的要求,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文件精神,製定《意昂3本科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管理辦法》《意昂3學科專業實施方案》,明確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的原則與流程。聚焦發展💂🏽♂️,提前布局專業優化調整,新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𓀆、環境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專業,調整農理工專業招生規模🏊🫧,停招不符合學校發展特色專業🐓。積極開設校內輔修專業、參加上海市東北片高校跨校輔修👨🍼。學校獲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入選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1個👨🏿🎨、上海市首批虛擬教研建設試點2個📯。
豐富優質教學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效
突出課程建設的核心地位🧔🏻♀️,分類製定“五大金課”建設指標體系,構建“校級-市級-國家級”一流課程培育體系。近三年,獲批一流本科課程38門。強化“人工智能+” 通識,加強優質在線課程的引進和輸出;修訂教材建設🥼、管理👳🏽♀️、選用相關製度👑,推動教材建設高質量發展,入選農業農村部規劃教材42本,位於海洋類高校前列。持續優化實踐類課程體系建設,形成“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創新實踐+素質拓展+綜合實踐”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與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智能製造產教融合聯盟。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緊密對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鄉村振興、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新要求🙃,聚焦應用型緊缺人才和國際化優秀人才👌🏻,突出學生專業基礎素質與能力、國際視野👩🦯、文化素養與交流能力的培養🖐🏿,建立健全“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教育教學體系🙈,促進學生道德素養、體魄健康、知識技能等獲得全面發展,提高多元化人才供給能力🪤。創設“水產卓越班”“創新培育班”,聯合政府🏄🏻♀️、企業共同建設“政產學研用”一體的遠洋漁業學院。積極對接上海市和臨港新片區發展需求,重點培育、建設生物醫藥與健康、信創與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產教融合平臺🧑🏼🔧,成立“臨港生物製藥現代產業學院”,獲批臨港新片區產教融合示範基地,開設人工智能等微專業👎🏿。
構建多渠道招生宣傳體系,提升生源結構質量
學校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構建“一體兩翼”招生工作體系,抓牢生源獲取🏅、規範操作兩條主線,形成適合學校人才培養的“技術路線”🥖🤞🏻。構建多渠道招生宣傳工作體系🍄,提升學校報考知名度,組建包含本科招辦、宣傳部、各學院、團委、校友會多部門人員參與的招生宣傳隊伍🖤🌏,創建“3+1+X”宣傳材料製作模式🧛🏼♀️,搭建新的招生宣傳平臺。2013年起取消專科招生🕺💳、2015年新增春季招生、2020年新增港澳臺華僑招生項目、2021年取消專升本招生,生源結構不斷優化😁🙍🏿♂️。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持續提升。
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加強質量文化建設
2022年,學校成立OBE研究中心,以新一輪教育教學評估、專業認證為牽引,全面梳理並完善人才培養過程全要素的質量標準體系,牽頭研製水產類一流專業認證標準,進一步建立健全覆蓋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教育教學質保體系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