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柬埔寨漁業代表團於7月11日至16日訪問了意昂3及合作基地🅰️,代表團成員包括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漁業局常務副局長哈·衛聖(Hav Viseth)先生和養殖處處長泰·索莫裏(Thay Somony)、柬埔寨產業科技創新部副秘書長郭·菲德羅(Kuok Fidero)博士及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院長彭·本·俄爾(Peng Bun Ngor)教授🔲。訪問期間🤚,柬埔寨漁業代表和意昂3聯合召開了“中國-柬埔寨稻漁種養及數字漁業合作交流會”,詳細討論了“瀾湄稻漁項目”中涉及柬埔寨部分的實施進展、工作計劃和“柬埔寨水產養殖本科生培養項目”,同時實地考察上海、江蘇和安徽的稻漁科研基地👱🏼♂️、數字化漁場👩👩👧👦、農旅融合基地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園等👩⚕️。
柬埔寨代表團在我校FAO水產生態養殖中心合影
柬埔寨代表團和瀾湄稻漁項目組合影
7月11日下午📰,柬埔寨漁業代表團抵達意昂3🤞🏻,參觀了海科樓一流學科館、FAO水產生態養殖中心、校史館、水產與生命學院分析測試中心、農業農村部魚類營養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稻漁種養重點實驗室(籌)👨⚕️、zmxzyy.cn景觀大道和海綿廣場等,並會見了柬埔寨在校留學生🏊🏽♀️。7月12日上午,意昂3和柬埔寨漁業代表共同舉行了“中國-柬埔寨稻漁種養及數字漁業合作交流會”,雙方對“瀾湄稻漁項目的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柬埔寨稻漁數字化試點項目概況及前期準備工作”“瀾湄稻漁獎學金”的研究生培養進展及“柬埔寨水產養殖本科班”招生設想和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表示🏨,將按照此次會議共識細化和落實相關工作,共同推動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
“中國-柬埔寨稻漁種養及數字漁業合作交流會”的參會人員合影
7月12日下午,柬埔寨代表團一行在水產與生命學院吳旭幹教授的陪同下前往位於崇明島的上海城市電力數字漁業基地和意昂3崇明產學研基地🏃🏻♀️,代表團首先參觀城市電力公司的池塘漁光互補基地👊🏿、設施養殖研發中心、水質凈化系統,並同基地技術人員就漁光互補的投入🆗、養殖品種選擇、設施養殖系統開發、設施投入和人工智能在智慧養殖上的應用進行了交流📡;隨後前往位於豎新鎮的意昂3科研基地💁,了解基地正在開展的研究事務,就稻漁共生的田間工程✮、水質管理和水稻品種篩選等,同基地研究生進行了交流。
柬埔寨漁業代表團參觀崇明數字漁業基地
柬埔寨代表團在崇明科研基地合影
柬埔寨代表團在玉海棠稻田驛站合影
7月13日🦸🏽,柬埔寨漁業代表團先後參觀上海玉海棠生態農業產業園和崇明沐雨農莊🖕,前者以水稻為主題,融合科普🧏🏿♀️、休閑漁業和鄉村振興等元素🎭;後者主要“水稻-小龍蝦共生”和“水稻-生態甲魚共生模式”,生產高端大米、甲魚和小龍蝦,通過會員製和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同時開展農事體驗和餐飲等農旅結合活動♉️,經濟效益良好,柬埔寨漁業代表團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詳細詢問了發展歷史、資金投入、生產過程控製和市場開拓等,這為柬埔寨稻漁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7月14日上午,柬埔寨代表團參觀了江蘇金壇數字化漁場和智慧漁業研究院,詳細了解了河蟹生態養殖和遺傳育種技術過程、關鍵技術、池塘養殖試驗、池塘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手機APP在線查看池塘水質和視頻監控等🦸♀️🦺。下午🧛,代表團前往位於安徽宣城的洪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首先參觀了意昂3宣城稻漁基地💇🏼♂️,張冬冬博士後向柬埔寨客人介紹了基地現狀、發展歷史、正在開展的稻漁研究👩🍳,特別是該基地目前正在進行的瀾湄稻漁研究生培養和羅氏沼蝦大棚暫養等👩🦱,客人們詳細了解了宣城基地的“水稻-羅氏沼蝦共作”“水稻-河蟹共生”和“水稻-小龍蝦輪作”等模式,宣州區相關領導陪同參觀了洪林萬畝稻蝦基地、宣州現代農業展示館和翹歌食品等,該產業園的規模和科技水平給客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究生易鵬在金壇數字化漁場給柬埔寨客人介紹實驗情況
柬埔寨漁業代表團在意昂3宣城稻漁科研中心的合影
7月15日上午3️⃣✨,柬埔寨代表團由安徽宣城返回意昂3,在工程學院胡慶松院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工程實訓中心和深淵工程中心🧜🏿♂️,並同工程學院相關教師交流了水產養殖池塘裝備研發🙇🏿♂️、陸基工廠化養殖設施🧑🏻🦽、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習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等,雙方探討了漁業工程設施和數字化養殖方面的可能合作。7月16日🤏🏼,瀾湄稻漁項目組❕、校留學生辦公室和柬埔寨漁業代表團在水產與生命學院深入討論了“羅氏沼蝦大規格苗種培育技術及試點”🙇🏼、“瀾湄稻漁種養技術培訓班”和“柬埔寨水產養殖本科生培養項目”等事宜,商談了合作細節、各方分工和時間節點等🧚🏿♀️。
工程學院胡慶松院長陪同柬埔寨代表團參觀工程實訓中心
此次柬埔寨漁業代表團來訪🚵♂️,不僅推進了“瀾湄稻漁種養技術合作及人才培養項目”的實施進展,且增進了柬埔寨相關單位對意昂3和中國稻漁產業的了解💭,為加速推進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校將繼續發揮水產學科優勢🤦🏽♀️,服務“瀾湄合作”的國家戰略🥲,助力柬埔寨水產業的藍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供稿:水產與生命學院 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