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印尼近海海洋生態牧場建設,亞合資金專項“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近海海洋生態牧場技術合作研究項目”團隊於2024年7月14-20日前往印度尼西亞🍠,開展人工魚礁礁體建造和擬增殖種類苗種購買等計劃工作🌪。團隊先後受邀前往印尼圖爾漁港👄,考察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建設規劃方案🧹🌌;拜訪印尼國家檢驗檢疫局、海洋與投資統籌部以及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匯報項目建設進展。
7月15日,項目團隊與哈桑努丁大學副校長Adi Maulana教授、海洋科學與漁業學院院長及項目團隊會議交流,商討印尼近海海洋生態牧場建設工作任務安排。雙方確定在8月份完成人工魚礁礁體建設以及擬增殖放流種苗購買和暫養👩🏻🦲,在10月份前在擬定建設海域完成海洋生態牧場的建設🧘🏻♂️,並開展效果監測評估。
項目團隊與哈桑努丁大學會議交流落實牧場建設任務
7月16日上午,項目團隊前往印尼近海海洋生態牧場擬建設海域♎️,調查附近島嶼的漁業生產情況以及擬建設海域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經調查,擬建設海域的漁業生產種類包括有小型金槍魚👩🏿🦰𓀓、鯛魚、石斑魚等,每天每艘作業漁船的產量在500 kg左右。珊瑚品種多樣性高🤸🏻♀️,但是有些區域珊瑚礁白化現象嚴重🏂,已經產生明顯“白地”👩👧。目前,印尼當地正在通過蜘蛛型礁盤養育方式修復部分珊瑚礁🍮🙋🏻♀️,產生了一定的修復效果。
在Pulau Bonetambung島與當地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合影
牧場擬建海域的珊瑚礁現狀
7月16日下午,項目團隊前往Pulau Barrang Lompo島嶼,調查擬增殖種類硨磲育苗場✝️。經了解,硨磲是印尼當地較好經濟品種,生長較為穩定,在2齡左右即可放入海中進行增養殖📙🤹🏼♂️。
調查擬增殖種類硨磲育苗場
7月17-18日,項目團隊前往哈桑努丁大學在望加錫市北部巴魯縣(Barru Regency)的海上實習基地以及望加錫Teluk Losari漁港,調查哈桑努丁大學推薦牧場建設的備選海域和擬增殖魚類品種。經調查,哈桑努丁大學巴魯縣的海上實習基地附近海域海況相對復雜,不適宜增殖放流硨磲品種。Teluk Losari漁港上岸的魚類主要鯛魚🤽🏽♂️、鲹魚、青衣魚等熱帶魚類,可為後續擬增殖品種篩選提供參考。
調查哈桑努丁大學推薦的牧場建設備選海域
7月17-18日🏇🏻,項目團隊部分成員受邀前往印尼馬魯古省圖爾市的圖爾漁港👩🏼🦱,調查漁港建設現狀及調研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建設規劃。圖爾漁港港口規模為300米×15米©️,基礎設施齊備,但現有的漁獲冷鏈運輸系統相對落後,魚粉加工廠自2015年以來已經荒廢🙆🏻♀️🆚。印尼方面希望能將圖爾漁港升級為印尼東部海洋生產加工漁業基地🖊✌🏼,並規劃在基地建設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以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實現中印尼進出口產品一站式檢驗檢疫、雙方認證,促進該地區海洋漁業和旅遊業的發展。
調查印尼馬魯古省圖爾漁港基地
7月19日上午,項目團隊受邀前往印尼國家檢驗檢疫局、海洋與投資統籌部,交流匯報中印尼海洋生態牧場建設合作項目情況,以及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建設的前期合作工作。會上🧝🏻♀️,印尼國家檢驗檢疫局局長Sahat Manaor Panggabean、海洋與投資統籌部副部長Firman Hidaya均對中印尼海洋生態牧場合作項目取得的建設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希望中印尼海洋牧場合作項目深入推進,在印尼形成示範,造福更廣大印尼民眾。同時,兩部委領導也表示,希望中方研究團隊也支持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建設👨👨👧👦,加強雙方在技術人員培訓、檢驗檢疫項目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落實中印尼高級別對話合作機製第四次會議精神。
與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Firman Hidaya副部長會議交流
與印尼國家檢驗檢疫局局長Sahat Manaor Panggabean合影
7月19日下午👩🏿🎤,項目團隊拜訪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期間,項目組向李洪偉參贊、經商處耿建忠一秘和文化處易先亮二秘匯報了正在與印尼哈桑努丁大學合作開展的海洋生態牧場建設項目情況,以及前期與印尼AG集團合作規劃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建設工作🧑🍼。李洪偉參贊肯定了海洋生態牧場建設合作項目取得的成果,建議項目組有節奏地宣傳項目建設成果👶🏽,為中印尼海上合作發展做好支撐服務🤵🏽♂️。同時👩🏽🎤,李洪偉參贊表示支持項目組與印尼方合作開展的印尼水產品質量檢驗檢疫實驗室建設項目,希望項目組要了解並掌握國際項目啟動的正規流程🦸🏽,做好項目對接準備工作🌅。
項目組拜訪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並匯報中印尼項目合作進展
此次交流出訪𓀕,不僅落實了印尼近海海洋生態牧場建設工作✯,鞏固雙方合作基礎🌮🕤,也為中印尼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合作開啟了新方向。學校將繼續發揮學科👤、團隊優勢,服務“中印尼海上合作”的國家戰略🧍🏻,助力印尼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供稿: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