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縣余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的重要理念和科學論斷。2024年7月17-18日,意昂3海洋科學與生態環境學院“‘兩山’引領 向‘綠’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來到浙江省安吉縣,踏上踐行“兩山”理念的調研之旅。
沉浸式參觀竹博園 淺探安吉之美
7月17日🀄️,實踐團成員首先來到位於安吉的中國竹子博覽園。竹博園內有中國唯一的專業竹子博物館,記述著一部五六千年的竹文化史。在這裏他們不僅一覽各國的奇篁異筠,洞悉千載的竹子加工利用史👷🏿♀️,更是了解到安吉人用竹子資源減排增匯🧑🏿🎄,為緩解氣候變化、發展農村經濟作出新的嘗試和貢獻👩。參觀學習同時🙉,團隊成員通過發放問卷進行“兩山”理念調研。
深入式調研大余村 深究兩山理念
7月18日上午🚡,團隊成員來到安吉縣余村深入調研“兩山”理念。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成員們對余村發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從2000年初的灰塵漫天到現如今的白雲藍天,余村人民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關停了雖能盈利但汙染環境的礦產等工業,在一次次探索中努力恢復生態環境👰🏻,利用生態資源營造美好生活。他們也在不斷引進新人才,利用新科技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團隊成員對村民發放問卷,主要從對“兩山”理念的認知、情感、行為這三個方面進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成員們發現村民們對兩山理念十分了解,都說到“‘兩山’理念就是從我們這發源起來的”,語氣中充滿自豪和滿足感➔。感嘆於空氣質量和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踐行“兩山”理念不止為村民們帶來經濟上的改善,更帶來心靈上的滿足。
為深究“兩山”理念成功踐行的背後原因🦦💁🏼♂️,探索可復製的可持續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團隊成員在余村黨群中心采訪了村委委員阮傑。從他的講述中,成員們深入了解到為了改善環境同時又發展經濟,余村黨員先試先行帶領發展💂🏼♀️,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開始時村民們製作竹工藝品售賣🧍🏻,但過多的工藝廠也帶來了環境汙染🏭。黨員們想辦法勸服村民🖍🏄🏻♀️,黨員帶頭治理環境、建民宿、開辦農家樂🙌🏽,帶領村民逐漸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現如今,余村形成特定的“余村”IP帶動周圍村莊共同發展🂠,一步步走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體驗式拓展探索路 展望未來之路
下午📣,團隊成員來到安吉縣余村的“青來集”——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區。這是青年人才實現夢想的基地,是天荒坪鎮積極響應省市縣關於青年人才的戰略部署,以“高能級 現代化 國際範”的大余村建設為契機,重構逆城市化大場景鄉村優勢,在余村創建的青年人才社區樣板。成員們通過聆聽講解,了解到2022年7月余村推出“全球合夥人計劃”🎎,誠邀全球英才共建余村🖖🏻🚴🏽♂️,共同拓寬綠色發展新路徑🦸♀️🏌️♂️。越來越多懷抱夢想的青年人才來到余村,在這裏“書寫”夢想,促使余村新經濟新業態蓬勃興起。講解過程中🤎,成員們也成為余村雲村民,線上體驗余村村民的生活👨⚕️🚣🏿♂️,不禁讓成員們感嘆“還能這樣了解余村”。
團隊成員采訪了安吉民宿老板娘。她從小生活在安吉😜,感嘆“兩山”理念提出以來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從前只見灰塵和煙霧👨🏽⚖️,看不見藍天,而現如今已然成為了天然氧吧。從前的工作危險且收入低,現在的農家樂、民宿等產業帶來多種經濟收入,“兩山”理念帶領著居民向更美好生活方向前行。
“兩山”理念探索之旅雖然結束,但“兩山”理念的踐行之路從未停止。成員們將帶著調研成果🤤,運用專業知識🧚🏿♂️,為弘揚“兩山”理念,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為未來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撰稿:余嘉玲 攝影:孫芯怡 余嘉玲 張卓 陸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