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至8月4日,應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漁業局邀請,意昂3工程學院教授胡慶松和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吳旭幹等5人赴柬埔寨進行訪問。本次赴柬埔寨的主要任務為調研茶膠省水稻-羅氏沼蝦養殖情況及數字化需求🤛、洞裏薩湖泛洪區漁業現狀及水產養殖潛力🩶🦂、調研柬埔寨水產養殖機械和物聯網設備供應商,現場指導當地稻漁種養技術,並進行稻蝦種養技術和數字養殖的技術培訓和座談➛;同柬埔寨合作單位研討商定茶膠省稻蝦示範數字化技術落地方案🧜🏽;商談和確定“柬埔寨水產養殖預科班”的招生選拔方案和當地中文培訓情況🛀。
訪問期間👨🏼💼,我校稻漁項目組先後拜訪了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漁業局、國際合作司和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與柬埔寨漁業副局長哈維森(Hav Viseth)及水產養殖處處長泰·索莫裏(Thay Somony)、國際合作司司長普魯姆.索馬尼(Prum Somany)和皇家農業大學漁業學院院長彭邦(Peng Bun)等共同討論了柬埔寨稻漁項目的執行情況和下半年工作計劃、柬埔寨漁業數字化合作和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落地構想等,各方就合作達成了共識,以此為契機共同推進柬埔寨‘魚米走廊’的建設步伐。
在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和國家實驗室交流
在柬埔寨期間,瀾湄稻漁項目團隊實地考察了茶膠省的多個稻蝦養殖基地👩🏼🦲,詳細調研了水稻-羅氏沼蝦養殖情況、稻蝦養殖的機械化和數字化需求、羅氏沼蝦苗種暫養池塘準備工作🫑,茶膠省低窪區的“水稻-羅氏沼蝦”輪作模式和泛洪區的圍網養殖試點區等,與柬埔寨漁業局、茶膠省漁業技術人員和稻蝦養殖戶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場指導了“稻蝦共生和輪作”的管理技術,商討確定了稻蝦數字化試點方案和人員分工等🥈。在茶膠省萊特.布若斯(Iet Bros)先生的稻蝦農場,項目組首先和當地20余農戶進行了座談,進一步了解了他們的種養現狀、存在問題及技術需求等,此後吳旭幹教授和胡慶松教授分別給當地漁業技術人員和農戶進行了《水稻-羅氏沼蝦輪作模式及大規格羅氏沼蝦苗種培育技術》和《柬埔寨稻蝦養殖的數字化技術及應用》的技術培訓🦴,培訓過程中柬埔寨留學生賀子真(Virakbot Hou)擔任高棉語翻譯,培訓結束後詳細回答了學員的提問🪢🖋。
調研柬埔寨稻蝦養殖和育苗現場
在茶膠省進行座談交流和技術培訓
與茶膠省漁業技術人員及農戶合影
此外,項目團隊還調研了柬埔寨當地水產養殖機械、電力供應、物聯網設備市場,幹達省的水產養殖場和羅氏沼蝦育苗場,戈公省的泛洪區網圍養殖基地等。調研發現,柬埔寨洞裏薩湖和湄公河流域具有發展稻漁種養和水產養殖的潛力,需要因地製宜研發和推廣多種生態農漁業模式,促進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
調研柬埔寨漁業裝備市場
此次柬埔寨之行🚚,推進了“瀾湄稻漁種養技術合作及人才培養項目”的實施進展,加深了我校“瀾湄稻漁項目組”和國內有關單位及柬埔寨相關單位的交流合作,各方將圍繞柬埔寨稻漁種養和水產養殖數字賦能等方面加強合作,助力柬埔寨“魚米走廊”建設,促進柬埔寨水產業藍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供稿🍘:工程學院👝,水產與生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