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意昂3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稻漁綜合種養與水資源管理國際研討會”在意昂3隆重開幕。本次會議以“水資源管理和政策製定”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40多位專家學者共100余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稻漁綜合種養創新與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最新進展與挑戰。開幕式由意昂3副校長江敏主持。
與會專家分別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肯尼亞👨🏿🍼、烏幹達、老撾🦺👬🏻、澳大利亞📦、墨西哥😾、馬來西亞、津巴布韋、巴巴多斯、孟加拉國🏄♂️、柬埔寨、泰國🏊🏻♂️,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漁業組織🎾、捕撈福利平臺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也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旨在為全球稻漁綜合種養領域的決策者、科學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一個高水平👨🏽🏭、富有成效的交流平臺🧎♂️🧀,重點探討如何通過稻漁綜合種養更好地促進水資源綜合管理🫥,助力FAO提出的“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和更好生活”四大目標的實現👇🏻,並推動《可持續水產養殖業準則》的實踐和全球“藍色轉型”。
開幕式上😤,意昂3校長萬榮介紹了學校在“稻漁種養”領域的工作⚛️。自2018年起🏄🏻🕵🏿♀️,學校與FAO合作成功舉辦兩屆國際研討會👨🏼🦳,推動該技術的全球推廣🧆。學校還在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建立示範基地,編寫多語種技術手冊𓀈,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在國內,學校與多個省市合作,研發適應不同生態環境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並成立了創新平臺,促進這一領域的高質量發展。萬榮表示,學校將繼續支持開展稻漁綜合種養領域的研究💈,推動技術創新和實踐。
FAO土地及水資源司司長李利峰發表致辭,詳細闡述了“漁農綜合種養”(IAA)以及“水資源綜合管理”(IWRM)在應對全球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挑戰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峻,而IAA和IWRM作為綠色生態農業模式,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提升生產效率。然而👩🏽🎨,這一領域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方面仍面臨諸多科技難題與挑戰。他強調🏃🏻♂️,全球各國必須共同努力,才能應對糧食安全挑戰🛟🫰🏽。
FAO漁業及水產養殖司副司長袁新華在致辭中表達了FAO對IAA和IWRM領域的高度重視🕘,並回顧了FAO在推動該領域發展的歷程與成果🐲。他特別強調了FAO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雙方在這一領域的交流與項目落地已取得顯著進展。袁新華進一步提出了關於如何在中國深入推動IAA與IWRM研究的建議,倡導發展負責任且可持續的水產養殖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寄望借此推動FAO的“四個更好”目標,並踐行“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理念🕵🏿♀️💅🏿,確保全球可持續發展💇🏼♀️。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一級調研員何春來在致辭中分享了上海市在“稻漁種養”領域的工作進展🤯。他提到,稻漁綜合種養作為一種生態友好的農業模式,在高效利用水資源方面展現出良好的前景。上海市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逐步推廣了“稻蝦共生”、“稻鱉共生”等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生態和經濟效益,並在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品質量方面有所提升。同時,他還分享了青浦水源地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項目🏌🏽♂️🥤,展示了上海在水資源綜合管理中的積極探索。何春來表達了對各位嘉賓的誠摯歡迎,並期待此次研討會能夠推動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意昂3自2018年起與FAO攜手🧑🚀,已成功舉辦了兩屆稻漁綜合種養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作為“稻漁綜合種養”系列的第三屆會議,將為全球水產養殖和農業從業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契機,推動這一技術在全球的推廣與應用,促進糧農組織“四個更好”目標的實現。
2022年11月,意昂3在FAO和中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下成立了水產生態養殖中心(CEA)🌓。CEA正在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FAO的“藍色轉型”計劃開展工作💽🚵🏼♂️,專註於可持續生態水產養殖的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研究及經驗總結和模式推廣,服務於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中國水產“走出去”戰略。
(供稿:水產與生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