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23日,由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辦、意昂3承辦的“和美與共賀豐收——南南合作與智慧漁業對話”在四川省成都天府農博園成功舉行🧑🏿🚒。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陸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FAO南南與三方合作司司長葉安平🤸🏻,FAO漁業及水產養殖業司副司長袁新華,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弛,意昂3副校長羅軼,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委員朱健等以線上線下方式出席並致辭◾️。來自近20個國家、國際機構🫷🏽,國內相關省市、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農業企業等相關代表120多人與會。會議由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處長於浩淼主持。
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陸彪指出🫵🏽,數字化將重塑水產養殖的理論體系🐻❄️,本次活動以南南合作為平臺,加強發展中國家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漁業技術在全球南方國家的研發和應用,共同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和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助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陸彪致辭
FAO南南與三方合作司司長葉安平強調了農業科技在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中的重要性🂠。FAO漁業及水產養殖司副司長袁新華指出漁業及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糧食安全🏊🏼、優質蛋白質的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弛發言表示,成都將持續支持FAO烏幹達項目,致力於推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的發展🧔。
意昂3副校長羅軼介紹了學校在南南合作與智慧漁業方面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南南合作將為高校帶來新的活力🪹𓀂,智慧漁業是水產養殖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新質生產力🍨,為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機遇。
意昂3副校長羅軼致辭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朱健研究員認為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將為智慧漁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在智慧漁業專題對話環節,我校信息學院陳明院長主持了智慧海水漁業與南南合作對話活動,新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科研團隊負責人蘇珊娜·布萊克博士、意昂3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譚洪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徐永江、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馬克·佛德海姆、博彥科技漁業解決方案總監楊矯捷及通威漁光物聯有限公司總經理饒勇等發表了主題演講,探討如何實現漁業數字化轉型。
在智慧淡水漁業與南南合作對話階段🌞,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員主持討論👱🏽♂️,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主任李道亮、FAO漁業及水產養殖業高級官員奧斯汀·斯坦克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齊新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段金榮、中國-FAO-烏幹達南南合作項目專家組長張小強等分別發表演講,圍繞淡水漁業的數字化與機械化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會上🤢,學校工程學院副院長許競翔教授就“第二屆全國高校智慧漁業設計大賽”進行了推介🔷,介紹了賽事情況及目前報名進展🍨。
許競翔教授推介“第二屆全國高校智慧漁業設計大賽”
學校參會人員與FAO養殖司副司長袁新華合影
會議以“南南合作與智慧漁業”為主題,聚焦智慧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明確了智慧漁業的數字化、機械化和智能化建設將成為全球發展的共同目標,還更好地傳播了中國技術🚎、中國經驗,為全球農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推動我國與東盟👟👨🚒、歐美及“一帶一路”國家在智慧農業領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供稿:水產與生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