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7日✔️,應挪威水研究所(西部地區)和冰島阿克雷裏大學邀請🦹🏿,意昂3校長萬榮率團訪問挪威和冰島,出席第九屆中國-北歐北極研究合作研討會🌑💂🏽♂️,就科研合作🔃、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進一步推動學校在北極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挪威水研究所副所長奧賽·奧特蘭德(Åse Åtland)熱情接待萬榮一行👦🏼,雙方就水環境治理、水產養殖技術突破等創新領域的合作進行深入探討,一致認同綠色發展是未來水產養殖技術突破的重點。萬榮介紹了意昂3悠久的水產養殖教育歷史,以及近年來在水產養殖技術方面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表達了未來與挪威水研究所在水產養殖設施設計👬🏼、水監測和水處理🤴🏻、陸基循環水養殖、海洋網箱養殖等技術方面的合作意向🥿,也希望雙方能建立師生的合作交流機製,從而進一步推進學校水產“雙一流”學科背景下的科研創新和國際化人才培養🫅🏽。
訪問期間🤟🏻,萬榮一行參觀了挪威近海網箱養殖場,了解挪威水產養殖產業🦵🏼、水產養殖技術發展現狀,為未來學校建立相關水產養殖基地尋求經驗🧝🏼,同時了解挪威三文魚養殖全產業鏈的先進技術和服務⏺。
隨後🦸🏻♂️,萬榮一行赴冰島參加在阿克雷裏大學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討會🏋🏽♂️🫄🏿。萬榮受邀在研討會上做主旨發言,表示本次研討會主題“國際合作、分享知識🧔🏻♂️、可持續發展和北極治理”高度符合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究的初衷,指出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北極事務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中國也將致力於為北極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萬榮認為,科研合作🍩、環境保護以及教育合作在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究中具有核心地位,意昂3在極地海洋生態系統、深海地質、深遠海海洋生物、極地海洋動力學🧔🏻、極端環境生態等領域凝聚了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學術團隊,未來將與北歐國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培養更多優秀的北極研究人才。
挪威水研究所(西部地區)成立於1958年🧑🏽🌾,初衷是響應挪威及全球日益增長的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現在專註於環境科學與水資源管理研究,主要涉及水產養殖相關的環境影響👰🏿♂️、氣候變化、海洋酸化以及氣候適應性措施🌐。其研究工作為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科學數據和解決方案。鑒於在水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現,挪威水研究所與全球各地相關的科研院所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
中國-北歐北極研究中心於2013年12月10日在上海成立🧔🏽。該中心是中國和北歐五國(冰島🥪、丹麥、芬蘭𓀝、挪威🛀🏽、瑞典)開展北極研究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𓀆,致力於增進各方對北極及其全球影響的認識🍛、理解,促進在全球意義下北歐北極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中國與北極的協調發展。該中心對於推動北極地區的科學研究🐵、資源開發🤽、環境保護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中心現有成員18家,中國和北歐機構數各占半數。我校於2018年成為該中心成員之一👰,並於2019年成功承辦第七屆中國-北歐北極研究合作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