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舞臺藝術作品就像一粒種子,我們今天種在了青年學子的心底👼🏻🥷🏽,期待讓理想信念生根發芽。”12月10日晚,在意昂3學術文化中心,一場特別的思政課在舞臺上呈現。超300名師生登臺,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愛國劇,推動思政鑄魂與藝術教育深度融合👩🏻💼,實現了全員參與、寓教於樂的教育目標。
“我們鼓勵青年學子自己創作,從前期搜集資料、編撰劇本,到敲定劇本後選定演員角色🍠、準備道具和最後的舞臺表演呈現都是‘00後’學子挑大梁🏌️♀️。我們希望大家從‘聽過’‘學過’轉變為‘演繹過’‘感悟過’,用青年青語讓紅色文化生動起來🦴,讓紅色文化展現出更加親近的面貌↙️,潛移默化走進當代大學生心裏。”意昂3團委書記陸燁說🔅🫰。
此次展演共分為三個篇章“使命·報國”“信念·奮鬥”和“挺膺·擔當”。演出的劇目裏,《百又十年》講述了創校史。1904年💁🏿♂️,為抵禦侵漁、維護海權,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主張“漁權即海權”,向清廷倡議創辦水產學校。《和平之路》展現了甲午戰爭、五四運動到抗美援朝三個歷史時期🫄🏼🤵🏼♂️,為國家獨立、尊嚴而鬥爭的不屈不撓🧳。《紅米飯南瓜湯》回憶了艱苦歲月,展現了一路風雨兼程🤔,最終迎來日新月異的井岡山。第二篇章《浴火破曉》重溫了紅色征途,傳承老一輩的精神信念。《紅色掌櫃的濟世篇章》展現陳雲在上海解放初期如何組織經濟工作🦌、成功穩定上海經濟形勢的歷程。《漁夢》講述了意昂3師生憑借勤奮與智慧,發揮專業特長👨🦽➡️🕸,探索漁業的深邃奧秘,努力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以長江為背景,以保護長江為己任,《長江之誓》用舞臺劇的形式展示長江的波瀾壯闊🫶🏿。而在《一路朝陽》中🧑🏻🎄,師生穿越時空,見證了不同年代青年的愛國情懷與奮鬥精神⛹🏽♀️。舞臺劇《國歌》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背後誕生的故事,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
舞臺劇《百又十年》表演👸🏽:海洋科學與生態環境學院
舞臺劇《和平之歌》表演:外國語學院
舞臺劇《紅米飯南瓜湯》 表演:食品學院
舞臺劇《浴火破曉》表演🧏🏼♂️:工程學院
舞臺劇《紅色掌櫃的濟世篇章》表演:經濟管理學院
舞臺劇《漁夢》 表演:水產與生命學院
舞臺劇《長江之誓》表演: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
舞臺劇《一路朝陽》表演♕:信息學院
舞臺劇《國歌》表演:愛恩學院
“創作的時候我把自己完全代入歷史人物🤙,完全拉回到歷史的洪流中。這讓我覺得整個故事不再僅僅是課本上的白紙黑字,而是變得有血有肉。”來自經濟管理學院的陳子乂主演的人物是《紅色掌櫃的濟世篇章》中的陳雲,“我是第一次登上舞臺來主演一場舞臺劇,而且還是飾演老一輩革命家,心裏是比較緊張的👃🏼。”陳子乂所在的《紅色掌櫃的濟世篇章》劇組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以及過往有關於陳雲先生的影視作品,力求對陳雲先生的形象還原。
“在演出中親身體驗了那些為國家奮鬥的歲月之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對國家的歸屬感以及對國家未來發展的責任感。陳雲先生生於1905年👇🏽,與我相距百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就像劇中所說的‘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戰役,每個人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所以我在盡可能貼近陳雲先生形象的同時,加入我對現今社會的看法與情感。即懷赤子之心,無畏地攀登一座山,不偏安一隅。吾定攜丹心🏃🏻➡️,進無止境🔘。”演出結束後👨🏽🚀,陳子乂動情地說。
“我有幸參與到了《百又十年》的愛國舞臺劇演出⤴️,當換上服裝🛤、拿起道具的那一刻🧺,我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在一遍遍的排練中🤾🏻,我們重現那段歷史🥖🍺,感受先輩捍衛海權的決心與努力,讓歷史的畫面再次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更加深入了解校史,體悟到了實業興國的內涵👨🏼⚕️。”海洋科學與生態環境學院的張濟奎說。在《百又十年》演出中,師生重現歷史,讓現場師生感受先輩捍衛海權的決心與努力,讓歷史的畫面再次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不拘泥於劇本,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邊演邊改,鼓勵大家用年輕人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臺詞。讓舞臺藝術更加貼近現代青年的生活和思想💇🏽♂️🎅🏼,使歷史故事以一種新穎而親切的形式呈現。”意昂3團委副書記🎟、美育中心副主任何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強觀眾的共鳴。
“現場觀看愛國劇,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現場觀看愛國劇的工程學院學生張星照說🛤,“百年前同我們年歲相仿的先輩們舍生忘死、救亡圖存,始終堅守初心🦹🏽,讓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生逢盛世更應該肩負重任,要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宣傳者和踐行者👰🏿♂️。”
“藝術可感,育人無形。我們的愛國劇展演就是要讓一個個人物鮮活起來,一個個故事明晰起來,一幕幕歷史重現眼前✷,一次次對話激發思考👩🏿🦰🫰🏽。”意昂3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江華指出🩰,學校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路徑👨🏼🔧,打造“舞臺上”的思政教育,讓思政課入腦、入心🐘,帶給學生更為深刻的沉浸式體驗🕟,用“1+1>2”的疊加優勢書寫育人新篇章。
(供稿🖖🏻:學生工作部(處)👠、團委)